正文 淺談企業納稅籌劃的局限性及改進(1 / 2)

淺談企業納稅籌劃的局限性及改進

稅務籌劃

作者:楊進軍

摘要:企業納稅籌劃是企業所得稅工作的重要方麵,自從新的營改增方案出台後,在同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值得的基礎上重新塑造了納稅主體、稅收優惠等方麵的內容。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稅負逐漸成為影響企業發展命運的重要因素,怎樣合理地對企業的所得稅稅金進行籌劃,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的成本成為每個企業關注的重點。然而,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納稅籌劃卻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將對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缺陷進行探討,並且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希望能夠在所得稅方麵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進,更好地促進企業快速、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納稅籌劃 局限性 改進措施 營改增方案 所得稅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所麵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並且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從目前發展的局勢上來看,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就必須加強企業自身各項經濟活動的納稅籌劃工作。納稅籌劃工作能夠對企業的資源進行科學的調配,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納稅籌劃中,此項工作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企業納稅籌劃改進工作勢在必行。

一、納稅籌劃相關論述

(一)概念

納稅籌劃的概念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界定,但是一般情況下可將其定義為:在遵循稅收法律的前提條件下,為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企業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等方麵進行精心的策劃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相關的優惠政策或可選擇性的條款來謀求利益最大化的理財行為,簡單的來說就是指企業恰當地運用納稅籌劃的方式,將納稅人的稅收負擔降到最小,盡量降低稅收的成本,減少經濟的損失,是資金的一種“節流”的方式,能夠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方式與偷稅、漏稅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它是一種合理的避稅行為,不用承擔相關的法律風險。隨著納稅人納稅意識的不斷增強,納稅籌劃成為經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納稅籌劃的特征

納稅籌劃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合法性、計劃性、目的性和實效性方麵。合法性是指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選擇最優的納稅方案;計劃性又被稱為籌劃性,是在經濟活動中對即將發生的事情進行籌劃,這種籌劃的時間是涉稅義務發生之前。企業稅務籌劃方案需要調整的就是具體的涉稅行為;納稅籌劃的目的性表現的十分明顯,就是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但是同時,也需要降低企業各項稅收的風險值,這就是納稅籌劃目的性的具體體現,因此,在進行納稅籌劃時不能單純著眼於納稅人總體稅負的情況,需要站在長遠的角度上進行籌劃;實效性就是指納稅籌劃需要根據政策、法規的變化而變化,根據整體的環境進行適時地調整。納稅籌劃與偷稅、漏稅僅一線之隔,如果不能夠根據稅收政策的變化而進行相應的改變則很有可能違反法律,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稅務籌劃的意義

稅務籌劃能夠充分發揮稅收經濟的杠杆作用,站在國家的角度上來說,稅務籌劃能夠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利於增加國家的稅收收入,降低征稅和納稅的成本;站在企業自身的角度上來說,稅務籌劃能夠提高企業經濟管理的水平,優化產業的結構。

稅務籌劃從發展到成熟,已經逐漸走進我國企業經營管理中,在企業所得稅方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企業納稅籌劃的局限性

(一)會計、稅收法規方麵存在一定的差異,造成企業納稅籌劃局限性

會計與稅收兩項工作各自有目標,這樣極易造成觀念、手段、計量原則上的差異。稅收具有無償性、強製性、固定性的特點,其主要的目標是社會分配盡量公平,主要作用是調節財政收入,而會計具有真實性、可靠性、相關性的特點,主要目的是向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實、可靠的財政信息。稅收具有無償性主要體現在政府無需對相關的補償進行考慮,因此,稅收主要關心的重點是企業的收入情況。企業麵對的主要是資金的提供者,重點關注的是投資回報情況,也就是所謂的資本補償。綜上所述,會計客觀、謹慎的手段與稅收征稅的基數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嚴重影響了企業納稅籌劃,給企業納稅籌劃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

(二)企業納稅籌劃的不確定因素具有局限性

企業開展納稅籌劃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稅負,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開展企業納稅籌劃並不一定能夠達到目標。企業納稅籌劃是計劃性決策手段的一種,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的聲譽造成一定的影響,產生這樣現象的主要因素是理財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水平限製。理財人員對相關業務知識的認識水平是有限的,有些人認為企業納稅籌劃就是少繳稅,更有甚者設置將企業納稅籌劃等同於偷稅、漏稅,嚴重影響了企業納稅籌劃工作的開展,給企業帶來負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