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合作生產卷煙稅利評價探析(1 / 2)

合作生產卷煙稅利評價探析

稅務籌劃

作者:宮璽

摘要:合作生產在國內卷煙製造企業間日益廣泛,合作生產卷煙稅利水平一直是合作雙方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文從現階段稅利評價方法入手,剖析了現階段稅利評價的不足與局限性,提出從時間維度、空間維度方麵改進測算方法,提高合作生產卷煙稅利水平的公正性與公允性。

關鍵詞:卷煙 合作生產 稅利評價 量本利

近年來,國內卷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卷煙製造企業之間的合作生產越來越廣泛,規模也逐年擴大。現有合作生產卷煙稅利測算依據的是行業量本利報表,但此報表測算的稅利水平受到生產組織等客觀因素影響較大,其局限性日益顯露,並不能被雙方完全接受認可。本文對影響合作生產卷煙稅利水平的因素逐一梳理分析,提出解決方案,與讀者共享。

一、合作生產卷煙稅利評價現狀

(一)合作生產背景

合作生產又稱協作生產,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充分發揮各自有利條件,以合作經營的方式共同生產某種產品。自本世紀初,合作生產成為國內強勢卷煙製造企業快速占領市場提升品牌價值的主要方式。強勢卷煙製造企業為快速占有市場迫切要求擴大產銷規模,通過合作生產不僅能搶占當地卷煙市場空缺,也能很快克服產能不足對其自身發展的製約。弱勢卷煙製造企業從自我生存發展出發,通過合作生產不僅能填補市場競爭造成的產能過剩,而且也能相應提高產品結構,增加經濟效益。合作生產予煙草行業整體、予合作雙方都是互利互益,能達到合作多贏的成效,故逐漸被大多數企業認可。

(二)稅利評價現狀

稅利即稅金和利潤,合作生產卷煙稅利指合作生產卷煙實現的稅金和利潤,包括消費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以及利潤等,是雙方合作生產尤其是品牌加工方關注的重要指標。目前,雙方評價合作生產卷煙實現稅利情況依據的是煙草行業量本利報表。量本利報表是借助量本利分析法,用來揭示各產品產銷量、生產成本、實現稅利三者的關係。

量本利分析法(Volume - Cost -Profit Analysis),全稱為產量成本利潤分析法,也叫盈虧平衡分析,是通過分析生產成本、產品數量和銷售利潤這三者的關係,掌握盈虧變化的規律,指導企業為實現目標利潤而選擇調整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量、售價等因素的經營方案。煙草行業通過量本利報表應用量本利分析法,成為行業企業評價各規格卷煙成本稅金利潤的最直接依據。

二、合作生產卷煙稅利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

受各卷煙廠獨立核算模式和稅費發生不均衡的影響,各規格卷煙稅利實現水平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大。

(一)獨立核算模式的影響

前些年行業工業企業改革重組,取消煙廠法人資格,成立以省級中煙公司為核心的法人實體。中煙公司與下屬卷煙廠會計核算采用獨立賬套模式或一賬套多會計主體模式,雖是一個法人實體,但各卷煙廠仍是相對獨立核算的會計主體。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製造費用、職工薪酬、燃料動力等費用隻是在某個卷煙廠內部歸集分配,沒有考慮同屬中煙其他煙廠的成本費用情況,不能完全代表公司整體投入產出成本。造成從局部看核算無誤,從整體看難免有其局限性和片麵性。以某年某中煙工業公司下設各廠萬支燃料動力、職工薪酬、製造費用為例,統計數據形成柱形圖,可見各廠單位燃料動力、職工薪酬、製造費用差異較大。

各廠萬支燃料動力、職工薪酬、製造費用柱形圖

(二)稅費發生不均衡的影響

稅利指標=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營業利潤。下麵逐一分析: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要受卷煙單價和銷量影響。單價與合作生產卷煙結構高低有關,銷量與合作生產卷煙規模有關,兩者在雙方合作協定中已商定,在計算稅利指標時受客觀因素影響最小。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轉出,受當月銷量、產品結構以及采購原材料進項稅額結算金額控製,發生不均衡。其總數按照銷售比重(即當月單規格卷煙銷售收入占當月總銷售收入比重)在當月各銷售產品中分攤。這樣就容易造成若某月應交增值稅金額大,如果當月合作品牌銷售比重較大,那麼合作品牌分攤的應交增值稅就大,反之如果合作品牌銷售比重較小,那分攤的應交增值稅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