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事業單位人才流失與對策(1 / 2)

淺談事業單位人才流失與對策

人力資源

作者:付晉平

摘要:在當今社會裏,無論是哪個國家,人才都展示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與綜合競爭能力,所以說二十一世紀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作為事業單位擔負著社會服務職能與社會責任的雙層義務,人才的管理顯得更加重要。但是近資料表明在事業單位裏,有近五分之一的優秀人員跳槽,這種舍棄人人都羨慕的工作崗位跳入央企、大型國企、甚至私企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為它關係到事業單位今後的經濟運用與社會效應,也關係到今後的國家整體運行維度,所以分析上述問題存在的原因並加以有效的改進具有現實意義,本人想結合自己的工作性質談談個人膚淺的看法,希望對今後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起到小小的作用。

關鍵詞:事業單位 人才 流失與對策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福利待遇統籌社會化

在過去計劃經濟體製下,我們大家都很羨慕事業單位,這裏有著工作環境舒適、輕鬆,待遇優越等優勢,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出現,事業單位的經營機製也發生了變化,並且“五險一金”等多項保障製度已經社會化,這種福利社會化管理方式為事業單位優秀人才流失提供了前提。並且國家將福利分為多個檔次,有的央企、國企、特別是私企按照最高檔次為本單位的人才繳納各種保險,這樣更使許多人才紛紛跳槽,也就有了研究生、公務員紛紛離職,舍棄“金飯碗”,進入“泥飯碗”的現象。

(二)用人製度的改革

在過去舊的體製下,一個人如果調離工作單位需要手續之多、程序之複雜我們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今人事改革了,各單位有權自主選擇人才,人才也有權自主選擇單位,並且一切待遇雙方可以協商,這樣的寬鬆式用人製度為人才跳槽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同時也可以優化社會人才的配置。但是事業單位是社會重要服務場所,這種現象長此以往會導致事業單位人才極度匱乏,最終會影響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與效果,更會影響事業單位的職能發揮與體現。

(三)機製不靈活

今在許多企業特別是私企,幾乎打破了“大鍋飯”現狀,“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理念已經滲透了每名職工腦海,這種管理模式促進了企業的發展與進步。但是在事業單位還是保留著許多舊觀念,如晉升、提拔靠關係,職稱聘用論資排輩,無論能力多高、有無職稱均是同崗同酬,這種管理機製壓製優秀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的內在潛力無處釋放,再加上外邊的世界是那麼精彩與誘惑的情況下,跳槽成為優秀人才發揮自己、展示自己的最好手段,也就有了“牆內栽樹,牆外結果”現象 。

(四)激勵手段弱化

現在表現最突出的就是事業單位的獎項多,但是無論什麼獎項都是人人都有,檔次趨近均衡,這樣就導致優秀人才喪失了工作的積極性與戰鬥力。如公務員的工資比一般科員的工資多不到幾百元,這種薪金分配方式在市場經濟體製下的今天已經無法適應其需求,在許多企業的虛擬股票、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等等這種既誘惑人而又使人心甘情願地為之奮鬥時髦激勵方式下,許多人紛紛跳槽,這是當前事業單位人才流失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事業單位當前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