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騰訊輸出創意路線圖(2 / 2)

同電影、電台、電視的發展軌跡一樣,網絡遊戲大眾化、主流化與技術進步密不可分。在技術上搶占先機的企業,將在潛力巨大的遊戲市場上分得最大的一杯羹。

“我們與英特爾、AMD等技術領先的IT廠商成立聯合實驗室,進行技術創新和優化。在內部,我們鼓勵員工創新,同時注重國際技術人才的引入。”騰訊內部人士透露,截至2010年,騰訊專利申請超過3000件,遙遙領先於國內同行,與穀歌等國際互聯網巨頭處在同一數量級。新技術開發,騰訊遊戲已經先行一步。

隨著科技進步,網絡、手機、社交和網絡遊戲正在相互融合,移動互聯網遊戲將成為下一個熱點。從全球範圍看,據倫敦數字媒體投資公司Digi-Capital的分析師預測,“到2014年,在線手機遊戲的收入有望增至440億美元,占據全球電子遊戲收益的一半”。

“為緊跟國際市場趨勢,我們在2011年已經推出《QQ餐廳》、《三國塔防之魏傳》和《歡樂王國》3款手機遊戲,未來騰訊遊戲將推出更多不同題材和品類的手機遊戲產品。”程武說,在下一個階段,技高一籌的遊戲公司,是那些能夠預測各種新終端融合、把握最新技術動向的遊戲公司。“我們今年會嚐試手機終端與PC端實現數據互通,帶給用戶跨平台的遊戲體驗。同時,我們不排除通過合作的形式涉足遊戲硬件設備的開發。隻要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我們都會考慮去做。”

國際化觸角:輸出創意

花旗分析師Alicia Yap認為,騰訊要想成為真正的全球性互聯網企業,要進入中國以外的市場,“就像穀歌那樣,在全世界無處不在”。事實上,實力雄厚的騰訊早已做好了國際化運營的準備。2010年3月,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在中國IT領袖峰會上表示,騰訊的國際化從互動娛樂業務開始。

同發達國家比,中國網絡遊戲行業的人才成本相對較低,互動娛樂業務對外輸出,有著先天性的成本優勢。對於那些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網絡遊戲公司來說,這種優勢體現得更明顯。比如,騰訊遊戲就自主研發了一係列有競爭力的遊戲產品。

多年來,在代理國外優秀遊戲產品的同時,騰訊遊戲一直在不斷加強自己的自主研發能力,其中自主研發了《QQ遊戲》平台、《QQ飛車》、《鬥戰神》、《禦龍在天》等一大批優秀的遊戲產品。這些具有競爭力的遊戲產品讓馬化騰對騰訊的國際化運營充滿了信心。

2010年夏天,騰訊遊戲自主研發的競技類遊戲《QQ飛車》,與運營商Garena合作,開始進入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市場,如同在本土市場一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進入東南亞市場後,為了更貼合當地玩家的需求,騰訊對遊戲進行修改,加入富有東南亞特色的內容,包括模式、地圖和商品。在盡量保持與原有版本一致的情況下,融入本土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取悅了當地玩家,降低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風險。

“我認為遊戲本身是具備文化屬性的產品,正因為如此,我們注重遊戲產品中文化內涵的挖掘。”程武說,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騰訊遊戲將加大體現中國元素的力度,在國際市場上賦予遊戲產品中國特色。

馬化騰認為:“中國的網絡遊戲和互動娛樂業務是完全有能力做出口的,而且中國非常有可能成為網絡文化、網絡遊戲創意的出口大國。”外界甚至有更大膽的猜測:中國網絡遊戲將是繼中國製造業之後另一個新興的對外輸出產業。事實上,早在2010年,中國已經超過韓國網絡遊戲在世界市場上的輸出份額,在全球網絡遊戲出口國中排名榜首。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中國互動娛樂文化產業將更多地“走出去”,而合作模式也將越來越多樣化,比如騰訊以2億多美元買下Riot工作室,以及買下越南最大的網絡遊戲運營商VinaGame的股權等。基於國內網絡遊戲市場做強、做大,然後把觸角伸向國際市場,進行戰略性布局,夯實技術、市場、品牌基礎,騰訊正在穩健地邁向自己的目標—一家來自中國的擁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