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領袖
作者:陸驥烈
關於科技與人文的交彙點,不應該從抽象的概念講,而是應該回歸本源,要從具體的產品開始。
世界上第一台冰箱是誰發明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1978年,我記得當時湖北隨縣出土了一個著名的文物,是古代的一個冰酒器,是曾侯乙的陪葬品。事實上這是一個雙層容器,中間可以加冰,用來解決酒的冰鎮問題。於是,很多考古學家說追溯到戰國時代,曾侯乙銅冰鑒是世界上第一台冰箱。但是,如果這台冰箱沒有後世的考古發現,從這個銅冰鑒到曾侯乙,就被曆史的長河淹沒掉了。因為當時的銅冰鑒,隻有權貴階層能使用。
再追溯到1862年,蘇格蘭有一個人叫哈利生,他用乙醚清洗東西的時候,發現了物質冷卻現象,他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一些人合作生產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冷藏係統,也可以說是一個冰箱。這項技術用於當時啤酒的冷藏,讓啤酒愛好者喝到冰鎮的啤酒,享受生活的快樂!
2009年,有一個女孩,她的名字叫安德米·卡敏思,她發明了一台不用電的便攜冰箱。她當時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因為她想幫助窮苦的非洲人民解決生活問題,根據人的出汗揮發熱能原理做出的便攜冰箱,能夠不用電就能夠在炎熱的非洲達到冰鎮的效果。也是用了雙層容器原理,在容器中間加入一些水,把熱量吸附掉,然後把熱量帶走。因為這項發明,到今天為止,她獲得了很多獎項,很多非洲人牢牢記住了這個女孩的名字。她的創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重大改變。
三個例子,可以比較一下,哪些是被記住的,哪些是被忘卻的。因此,我的第一個觀點,就人文和科技的交彙點來說,價值取向決定了科技原創。而價值取向是人文思想一個重要的核心。自然而善良的願望、探索和創新的精神、普惠大眾的喜悅、造福人類的願景,共同構築了科技與人文的交彙點。很多品牌和很多產業的崛起和發展都來自於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是提供了生活解決方案的科技原創。
在這樣的價值取向下,科技創新增進了人類整體的物質福利。當然,弗蘭西斯·培根很早就講過這樣的觀點。但是,在探討這些問題時,我們觀察到,目前在營銷環境中,那些重商主義,那些唯利是圖的重商主義,可以說是科學原創精神最大的一個敵人。今天我們發現,所謂的科技主義是盛行的,但是人文主義非常衰弱。
首先,在談科技主義的時候,呈現出一種故弄玄虛的狀態。比如前段時間媒體談的水牛奶,我不是這方麵的專家,但是根據媒體解讀,其實是故弄玄虛。還有一種,是缺乏實際的廣泛應用意義。但是一些企業為了追求短時間的利益,呈現出一種極致化的追求。
曾經有一個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實的故事,就是蘇聯在發展航空航天事業時,花了大量的精力研究如何避免圓珠筆在真空中出墨。有人就問:“為什麼在真空中不用鉛筆呢?”這可能僅僅是一個故事,但說明了如果過分追求商業利益,而忽視了廣泛應用的實際性,是不可取的。
這也成為現在流行的一種“科技主義”,就是大家普遍看到的標榜自我,一些人成了科技的“化妝師”。我想說的是,這樣的科技主義事實上是一種偽科技主義,偽科技主義絕對不是人文主義,而是本質上的重商主義。
在如此理解的基礎上,我的第二個觀點是:科技原創催生了產品的人文主義。
我本來想用“決定”兩個字,但是為了慎重起見,我還是用了“催生”。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如果你的科技是高高在上的,不能將你的科技轉化為生產力,不能將科技轉化為產品,不能將產品力進一步轉化為大眾的滿意度,那麼,我想科技本身隻是科技,而科技的價值與使命就是要將複雜的科學技術變成大眾的日常生活方式。
作為科技載體之一的產品,往往要更充分地體現對人的重視。當我們說到科技對人的重視的時候,我們在腦海中自然會呈現諾基亞的經典廣告語:科技以人為本。可能,現在我們可能更願意談喬布斯,而不是諾基亞。因為,你怎麼做,你怎麼說,在消費者的感受上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