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被譽為台灣的“經營之神”,是台塑集團創辦人,公司成立於1954年,曆經五十餘年之努力,目前資本額為24623億元新台幣,員工近10萬人,2007年稅後純益高達2190億元新台幣。台塑集團經營範圍十分廣泛,包括煉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纖維、紡織、電子材料、半導體、汽車、發電、機械、運輸、生物科技、教育與醫療事業等。尤其是在石化工業領域,建立起從原油進口、運輸、冶煉、裂解、加工製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這在台灣是獨一無二的企業集團。在2006年王永慶90歲時正式宣布交棒,由王文淵、王瑞華、王文潮、王瑞瑜、楊兆麟、李誌村、吳欽仁7人組成行政中心,內設總裁及副總裁,分別由王文淵、王瑞華擔任,每月至少開1次會議,集團各關係企業的重要決策在送董事會前,需先經行政中心討論定案後再送董事會。
王永慶曾經給子女們寫過一封語重心長的信,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有重要意義。以下是信件原文:“財富雖然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事物,但它並非與生俱來,同時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隨身帶走。人經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當中固然可能累積或多或少之財富,然而當生命終結,辭別人世之時,這些財富將再全數歸還社會,無人可以例外。因此如果我們透視財富的本質,它終究隻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沒有人可以真正擁有。麵對財富問題,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正確予以認知,並且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營造充實的人生。我本出身於貧困家庭,曆經努力耕耘,能夠有所成就。在一生奮鬥過程中,我日益堅定的相信,人生最大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乃是藉由一己力量的發揮,能夠對於社會作出實質貢獻,為人群創造更為美好的發展前景,同時唯有建立這樣的觀念和人生目標,才能在漫長一生當中持續不斷自我期許勉勵,永不懈怠,並且憑以締造若幹貢獻與成就,而不虛此生。基於這樣的深刻體會,因此我希望所有子女也都能夠充分理解生命的真義所在,並且出自內心的認同和支持,將我個人財富留給社會大眾,使之繼續發揮促進社會進步,增進人群福祉之功能,並使一生創辦之企業能達到永續之經營,長遠造福員工與社會。與此同時,我也殷切期盼所有子女,在創業與日常生活中,不忘以服務奉獻社會、造福人群為宗旨,而非隻以私利做為追求目標,如此才能建立廣闊和宏偉的見識及胸襟,充分發揮智能力量,而不負於生命之意義。”
2008年10月15日淩晨王永慶在睡眠中安詳辭世,父親的辭世對王雪紅是一個重重的打擊。但當別人問起父親對她有什麼樣的影響時,她仍願意理性地回答:“他留給我們的很多風範,像勤勞樸實、腳踏實地做人、追根究底、止於至善,這些可以給子子孫孫好好揣摩、好好實現,我相信這些都是我們最大、最大的資產。”受父親影響,勤奮節儉深入王雪紅的骨髓之中,早晨4點多鍾王雪紅便會起床,開始4000~5000米的長跑,連續很多年在公司的運動會上,王雪紅都是女子組5000米的冠軍。王雪紅的個人生活也可以稱得上簡樸,每次外出都是一套簡單的正裝,一個普通的黑色皮包;一輛轎車已經開了十多年,還在繼續用。對於自己的勤儉,王雪紅認為深受父親的影響。不要浪費,服裝隻要穿得得體就好;開車不需要太好,能穩定行駛就行;吃的東西不要太奢侈,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做人要堅持,講究回報,將自己賺的錢回報社會;做企業就要做最好的企業,做產品就要做最好的產品——這些都是父親重複了很多遍的告誡,早已成為她的行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