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3月,為滿足部隊肉食供給,四十七團成立了養豬場,由團供給處直接領導。1953年11月,為改善部隊的生活,提供牛奶,從巴裏坤獨立營調撥給十三團200頭牛,成立了養牛場,在火石泉地區放牧。豬場配備有27人,其中管理員1人,會計和統計各1人,其他24人擔任飼養管理、飼料加工、種植飼料、飼草和蔬菜。養牛場有11人,其中有4名女戰士學習擠牛奶,7名男戰士負責牛的放牧飼養、草料儲備工作。建場後,為滿足生產建設的要求,繼續保留役用畜的飼養。
1960年2月,王耀群調到紅星二場任副場長,分工主管畜牧業。畜牧業的業務管理,由紅星二場司令部生產股直接領導,配備有畜牧技術員。先後有黃凱、左昌發、許長樂、王誌遠、車貴祥負責畜牧業的技術指導、放牧飼養管理、防疫檢疫、治療疾病、品種引進和改良牲畜的配種和繁育工作。
1972年5月,紅星二場獸醫站成立,由車貴祥兼任站長,配備副站長、會計、調劑各1人。獸醫8人分配到牧業連隊,配齊獸醫人員,同時培養若幹名不脫產的赤腳獸醫,形成了獸醫防治網。
1978年,農場引進黑白花牛和西門塔爾牛2頭進行冷凍精液雜交肉牛生產。1982年4月2日,紅星二場建立奶牛場,在獸醫站設立牛黃培殖中心,由獸醫站的科技人員車貴祥等負責技術操作。1999年,獸醫站並入紅星二場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管理,農場生產科仍主管全場畜牧業。
2002年,除生產科1名幹事負責畜牧業務以外,科技推廣中心有6名畜牧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