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幹部工作(1 / 3)

一 幹部概況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統編番號後,教導旅二團改編為六軍十六師四十七團,在解放大西北的戰鬥中,許多優秀幹部血灑疆場,為新中國的誕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經過戰爭烽火的鍛煉考驗,不斷提拔任用新的幹部,至1950年全團幹部315人,其中黨員幹部213名,主要是以建軍以來幹部為主,同時從北京、西安起義官兵中提拔任用了一批幹部。

1953年7月,部隊整編轉業,改編為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五師十三團。全團幹部291人,其中黨員幹部155名,團員26名,全部轉入農業建設部隊序列。部隊轉業後,幹部調動頻繁,先後從湖南、河南、福建、南京招收的學生兵中,經培養、培訓成為行政管理幹部和專業技術幹部。1961年全場共有幹部154人,其中黨員65名,團員21名,女幹部13名,少數民族幹部1名。1966年,全場幹部235人,其中女幹部34人,占幹部總數的14.5%;黨員121人,占幹部總數的51.5%;團員44人。同年4月,兵團社會主義教育工作團來場,進行點上“社教”運動,處理和下放了部分幹部。10月,“社教”工作團黨委決定在沈陽軍區複員轉業到場的工作人員中提拔一批幹部。1977年,全場共有幹部356人,其中女幹部64人,占幹部總數的18%,少數民族幹部2人。1987年全場共有幹部258人,其中女幹部73人,占幹部總數的28.3%。同年紅星二場黨委根據中央政治體製改革的精神,進行了幹部人事製度的改革,民主選舉場長,並推行了幹部聘用製。2001年全場共有幹部337人,占職工總數1868人的18%。

二 幹部結構

(一)政治結構

1950年,全團共有幹部315人,其中共產黨員213人,占幹部的總數68%,這批黨員幹部經過革命戰爭考驗,思想政治素質好,德才兼備,具有一定組織能力和實幹精神。

“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林彪“四人幫”的極左路線影響下,使用幹部唯成分論,以人劃線,“突擊入黨”、“突擊提幹”,使少數不夠幹部條件的人,進入了幹部隊伍,嚴重破壞了黨的組織建設和幹部管理製度,降低了幹部隊伍的素質。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通過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使一大批老幹部和知識分子幹部相繼回到工作崗位,幹部管理製度得以恢複。隨著國家經濟體製和政治體製改革,紅星二場黨委根據中央關於使用幹部要以“四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為標準的指示,選拔使用幹部,使幹部隊伍素質有一定的提高。2001年全場幹部337人,其中黨員幹部132人,占幹部總數的39.2%。

(二)文化結構

1950年,四十七團幹部總數315人。由於曆史原因,幹部隊伍文化程度偏低,其中大學學曆1人,高中19人、初中32人、小學235人、文盲28人。1956年,十三團幹部總數234人,大學學曆1人,大專4人,占幹部總數的2.1%;高中18人,占幹部總數的7.7%;初中91人,占幹部總數的38.9%;初中以下的120人,占幹部總數的51.3%。1966年,紅星二場幹部總數235人,大學本科5人,大專7人,占幹部總數的5.1%;高中47人,占幹部總數的20%;初中以下的176人,占幹部總數的74.9%。1976年,全場幹部總數363人,大學本科16人、大專8人,占幹部總數的6.6%;高中60人,占幹部總數的16.5%;初中以下279人,占幹部總數的76.9%。“文化大革命”時期,偏重於階級成分,輕視文化,因此幹部隊伍文化素質降低。1990年,全場幹部總數278人,大學34人,占幹部總數的12.2%;高中117人,占幹部總數的42%;初中127人,占幹部總數的45.7%。2001年,幹部總數為337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69人(其中:大學7名,大專117名),占幹部總數的50.1%,高中124名,占幹部總數的36.8%,初中以下44人,占幹部總數的13.1%。

(三)年齡結構

屯墾初期,幹部隊伍整體年齡結構年輕化。1950年,四十七團幹部總數315人,25歲以下幹部75人,占總數的23.8%;26~35歲122人,占總數的38.7%;36~45歲116人,占總數36.8%;46歲以上2人,占總數的0.6%。1960年,紅星二場幹部總數141人,25歲以下27人,占總數的19.1%;26~35歲76人,占總數的53.9%;36~45歲35人,占總數的24.8%;46~55歲3人,占總數的2.1%。1966年,幹部總數235人,25歲以下53人,占總數的22.6%;26~35歲133人,占總數的56.6%;36~45歲35人,占總數的14.9%;46~55歲13人,占總數的5.5%;56歲以上1人,占總數的0.4%。隨著時間的推移,幹部整體年齡結構逐漸增大。1976年幹部總數363人,25歲以下2人,占總數的0.55%;26~35歲124人,占總數的34.16%;36~45歲146人,占總數的40.22%;46~55歲66人,占18.18%;56歲以上25人,占總數的6.89%。場級領導幹部平均年齡48.6歲,年齡最大的一位副場長67歲。1984年以來紅星二場對在職幹部按“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標準逐步進行調整。2001年全場幹部337人,25歲以下幹部52人,占總數的15.4%;26~35歲137人,占總數的40.7%;36~45歲94人,占總數的27.9%;46~55歲23人,占總數的6.8%;56歲以上24人,占總數的7.1%。場領導幹部整體年齡有明顯下降,平均年齡41.2歲,最年輕的1位副場長和1位武裝部長年僅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