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優撫
(一)擁政愛民,擁軍優屬
1950年,四十七團入疆進駐哈密後,保持人民解放軍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尊重當地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維護民族團結,為各族群眾大辦好事,每年元旦、春節、肉孜節、古爾邦節邀請地方黨政領導開座談會,與地方群眾聯歡,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群眾的密切聯係,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也在元旦、春節和“八一”建軍節到部隊進行慰問,開展擁軍活動,部隊指戰員在原籍的家屬享受軍屬待遇。1953年,部隊集體轉業後,一直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指示,開展擁軍優屬和擁政愛民活動。農場組織有關部門負責人到哈密軍分區和周邊友鄰單位進行慰問、座談,增進了解,加強團結,暢談兵地關係,魚水情深,親如一家。70年代初期,空軍某部八航校軍官的20多名子女在場部學校上中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對他們特別關照。
1968年2月,國家首次在農場征兵,農場內部的擁軍優屬工作由此展開。此後,逢年過節,農場領導都要帶領慰問組全體人員帶上禮品到軍烈屬、革命殘廢軍人家中慰問走訪。
1970~1982年,共慰問軍烈屬、傷殘軍人300餘人次。每年“八一”建軍節前後,農場組織慰問團慰問空軍某部八航校和哈密軍分區官兵。
1983~1985年,二場學校開展擁軍活動,排練文藝節目,到空軍某部八航校去慰問演出,與官兵們一起聯歡,各班給解放軍官兵寫慰問信,還送去慰問品,表達了對解放軍的熱愛之情。
1986年,農場實行土地承包責任製後,有的軍屬家中缺少勞力。為解決他們的困難,1987~1992年,農場武裝部組織民兵幫助軍屬大辦好事,如拉沙、運肥、播種、收玉米、挖洋蔥等。
1993~1995年,全場青年有26人應征入伍,農場發給軍屬優待金共40300元。
1996年,根據《哈管局現役士兵的優待辦法》通知,農場規定:凡紅星二場職工子弟在部隊服役的士兵,被評為“優秀士兵”的每次獎勵300元,榮立三等功的每次獎勵500元;在部隊服役期間,按年限發給優待金,超期服役的,每年發給900元。農場對義務服兵役家庭有困難的優先研究,及時解決,使軍人家屬生活舒心,讓軍人在部隊安心。
1996~2001年,農場按以上規定,支出優待金38700元(見)。
1998~2001年,農場對現役軍人立功者,按等級獎勵其軍屬,共獎勵三等功臣3名,優秀士兵7人,支出獎勵資金3600元。
(二)扶貧濟困送溫暖
紅星二場黨委關心群眾生活,每到元旦、春節都要開展“送溫暖”活動,由場領導、工會、財務、勞資、生產、宣教等部門組成慰問團,加上由各單位的書記、連長、會計、工會主席組成的慰問小組,深入到貧困戶中進行慰問。
1997年元旦、春節期間,慰問團給12個單位332戶以新工人為主的貧困戶送去衣物3137件,給45家特困戶、97家貧困戶、10家困難戶送去現金34500元,麵粉80袋,豬肉426公斤,清油710公斤。各慰問組給146家歉收戶分別以補助、借支等形式,送去現金58400元,平均每戶400元。
1998年給貧困戶送去麵粉、豬肉、清油等物品,折合人民幣21351元。
1999年底,農場開展送溫暖活動,慰問貧困戶502戶,計1633人,送去麵粉1400袋,清油1500公斤,肉1000公斤,煤150000公斤,現金7萬元,總計合人民幣18萬元。春節前夕,又給156戶送去毛衣390件,棉衣370件,毛褲129條,棉褲140條,羽絨服20件,大衣16件,棉被10床,毛毯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