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95年,紅星二場電視普及率達到90%以上,但是,隻能收看兩三套電視節目,職工群眾要求安裝有線電視。1996年5月,紅星二場投資63萬元籌建550兆有線電視網絡係統,11月建成,使1300戶職工能夠收看16個頻道有線電視節目,入戶率達到92%。當年底,紅星二場有線電視站CATV掛牌成立,人員編製有站長兼采編1人,值班播音1人,外線維修兩人。1997年,兵團支持團場電視事業的發展,給紅星二場配發一台鬆下M9000攝像機。當年11月,電視站配備4台錄像機、4台監視電視機。當年,農場有線電視站被哈管局黨委宣傳部、廣播電視處、有線電視台(電視錄製中心)授予“1997年度電視通訊報道先進集體”、“1998年度先進有線廣播電視站”。到2001年底,全場架設有線電視幹線總長度25公裏,架設分支幹線總長度62公裏,共有用戶1400戶,覆蓋全場。據統計1997~2001年電視站製作新聞節目400條,保留資料錄像帶120盤。2002年,農場投資近10萬元購進一部索尼DVCAM307型數字攝錄像一體機。
四 廣播
50~60年代初期,農場連隊俱樂部積極開展廣播讀報到田間活動,利用鐵皮製成喇叭筒,這種土廣播由連隊文化教員負責,有些連隊俱樂部下設廣播組,每天早、中、晚在飯場、田間、工地進行廣播,內容主要是報道好人好事和勞動成績等。
1964年,紅星二場建立廣播室,設在電話總機室,有一台50瓦擴音機,裝接5瓦和8瓦喇叭,場部安裝4隻,連隊分別安裝共10隻,用電話線路傳輸通往各連隊。廣播時間是每天按上下班時間廣播3次,每次播音1個多小時。廣播的節目是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節目和自辦節目。
80年代,紅星二場廣播站迅速發展,廣播設備擁有500瓦電子管擴音機1套(甲、乙兩組),150瓦擴音機1台,提攜式收錄機1台,還有增音機1台,電唱機1台。工作人員有廣播員1名,兼職采編由政治處宣教幹事兼任。全場23個單位中有14個單位安裝15瓦喇叭,在場部24米高的自來水塔頂端安裝4個25瓦高音喇叭,可供場部7個單位收聽廣播。僅有3個邊遠連隊無法安裝喇叭。
1995年,由於機器設備和廣播線路年久失修,連隊不能正常通廣播,幾乎停播,隻有場部5隻喇叭能夠使用。
2001年,兵團投資1萬元,紅星二場投資2萬元,安裝了無線電調頻廣播發射機,電台頻率為調頻91.2兆赫,輻射半徑15公裏。全場28個接收點,安裝36個25瓦高音喇叭,實現了“村村通廣播”的國家要求。廣播的時間是每天早中晚三次,與上下班時間同步,每次播音1個多小時。配備專職廣播員1人,用普通話播音。廣播的內容是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疆人民廣播電台節目和自辦節目。自辦節目有“本場新聞、天氣預報、報刊文摘、法製宣傳、健康生活、信息窗、知識博覽、感情生活”等欄目。2001年調頻電台開播第一年,播音時間1100小時,自辦節目80小時,采編來稿200篇,“知識窗”欄目用稿500篇。
紅星二場廣播站曆任廣播員有劉恒慧(1964)、薑培雲、劉藻(1967)、楊新華、陳雲、鄔炳亮、高英華、石書菊、袁小靜(1986~1990)、楊冀玲(1990~1995)、梅花(1995~1997)、杜慶靄(1997~1998)、謝玉芹(199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