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2章 愛國衛生運動(1 / 1)

1961年3月,紅星二場成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簡稱愛衛會),主任委員王耀群,副主任委員徐向文、劉長清,委員由各隊副隊長及機關業務人員共計15人組成。各隊先後建立了愛衛會領導小組。愛衛會的主要任務是向群眾宣傳愛國衛生運動的意義,教育大家講究衛生,預防疾病。愛衛會工作堅持經常性與突擊性相結合,做到生產不忘講衛生,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或重大節日前夕,突擊大搞環境衛生,清運垃圾,長年堅持檢查評比,表彰衛生先進單位和個人。

1963年,愛衛會人員調整,主任王耀群,副主任徐向文、李俊超,委員9人。連隊愛衛會領導小組由5~7人組成,提出四季衛生預防計劃:抓住農業積肥,大搞衛生;夏季易得腸胃病——抓滅蠅;秋季兒童多腹瀉——整頓托兒所及食堂衛生;冬季滅鼠保糧。

1964年,全場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以除“四害”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一年召開專題會議9次,大評比6次,大檢查驗收1次,除四害講衛生開展63項,共滅鼠162442隻。各單位在統一要求,統一行動,統一檢查評比的“三統一”要求下,訂立“衛生標嚴化”方案,基本實現了兵團規定的“十大建設”中的“八大建設”,即有較合乎衛生要求的垃圾箱、汙水坑、防蠅廁所、四防食堂、流水洗臉、流水洗碗、餐具袋、衛生井等。全場828間房舍,評出“衛生之室”186家,衛生上遊148間,衛生紅旗4麵,衛生先進單位1個,衛生積極分子113人。全場14個食堂有全麵的“四防”建設,達到了無鼠、無蠅、無塵、無腐敗。

“文化大革命”期間,愛衛會工作受到衝擊。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愛衛會工作重新受到重視。農場恢複“愛衛會”組織,進行必要的衛生建設,以“五講四美”為主,搞雙文明建設,種樹、種花、種草,美化環境。領導重視,組織落實,治理髒亂差。農場居民點建設做到院牆統一規劃、統一粉刷,房前屋後嚴禁亂堆亂放垃圾、糞土和雜草。1989~2001年,每年清運垃圾400多噸,統一投放毒餌,消滅老鼠,同時在公廁噴灑敵敵畏,消毒滅菌、滅蠅。防疫站還辦黑板報、寫標語,利用圖片宣傳教育群眾,認真貫徹執行《全國衛生工作防疫條例》,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全場性愛國衛生運動。每年在“五一”、“七一”、“十一”、元旦及春節前進行一次衛生大檢查,評出衛生上遊、中遊和下遊,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處罰,差的單位限期搞好衛生,從而調動了各單位幹部群眾搞好愛國衛生運動的積極性,使農場連續多年被評為哈管局愛國衛生運動先進單位。

1996~2001年,愛衛會重點抓飲用水改造工程。農場籌資287.2萬元,打井12眼,采用壓力罐或變頻無塔供水,改建了自來水管網,使全場職工喝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2001年,農場又投資5.92萬元,在場部修建了一座水衝式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