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幾個月的發奮努力,白煜已經建立一定的大局觀,對時局和朝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於桓徹提出的建議,他也深以為然。
在這封信的最後,桓徹寫道:“……我已和我爹及段指揮使商議過此事,他們也覺得可行。你可在早朝上提出此事,朝臣們也會對你刮目相看,借此樹立你的明君形象。你與他們商議出決策後,我們再進行下一步計劃。你在來信中說你開始奮發圖強了,無論如何,切莫廢寢忘食,萬請珍重!言不盡思,祈盼回諭!”
白煜把信從頭到尾重複看了幾遍,才舍得放下。
立即走到案牘前,提筆埋頭回信:“阿徹,自你離開,大白就病了,可能需要你抱抱才能好,你什麼時候才回來?隻要你早點回來,你想怎麼樣都行,你說的那些提議,我都同意……”
隻要你能平平安安地回來……
“皇上,時辰不早了,先用晚膳吧。”蘇成禮走到他麵前勸道。
白煜頭也不抬地說:“別來打擾朕,朕稍後再吃。”
無可奈何之下,蘇成禮隻好先退到一旁,默默地為他研墨。
目光不經意一掃,看到他寫的那些赤裸裸的語句,蘇成禮不禁老臉一紅,心道: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是不知害臊,世風日下……
約摸寫了一個時辰,他才停筆。
拿起桌邊已經寫好的全部信紙一看,發現竟洋洋灑灑寫了十來張。
蘇成禮再次勸道:“皇上,用膳吧?”
“嗯。”白煜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起身朝飯桌走去。
翌日,清晨。
白煜按時上朝,提出了要重新開放馬市之事,並強調了其重要性。
朝臣們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與爭辯,很快又分成了兩派,反對和讚同的人幾乎各占一半。
讚成白煜看法的官員們覺得,開放馬市有利於邊疆穩定,百姓安居樂業,還能為大宣換來優良的戰馬,何樂而不為?
反對白煜看法的多是一些朝中老臣,他們思想保守,又見識過當年北方部落的背信棄義、出爾反爾,覺得那些小國卑鄙無恥、狡猾多變,不可能會乖乖地遵守盟約,而且他們對先帝的決斷都極為支持,也視先帝關閉馬市的決定為英明之舉。老臣們擔心,若是重新開放馬市,那些彈丸小國會以為大宣是好欺負的,反而會得寸進尺。
白煜坐在龍座上,默默地看著他們亂噴口水,全程一言不發。
其實他主要是想看看桓閣老的態度,沒想到桓閣老隻是杵在隊列中,也像他這樣一聲不吭。
白煜不禁在心裏暗暗腹誹:老狐狸!
無論討論什麼事情,桓閣老總是不加入朝臣們的爭執,就算有時朝臣們點名道姓彈劾他,他也似乎完全置身事外,不置一詞。直到大家吵夠了,吵累了,他才會不急不徐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而且每次都一語中的,一針見血!
白煜被他們吵得腦仁疼,實在受不了了,問道:“桓閣老,您意下如何?”
桓閣老總算站出列,拱手道:“皇上,老臣以為此事事關重大,須得從長計議,不可草率做決定。”
“好吧。”白煜說道,“諸位愛卿若有什麼建議,都回去寫到折子裏遞上來,朕自會一一查看。諸位愛卿還有何事啟奏?”
他掃了下麵的大臣一眼,發現大家都不吭聲,就給蘇成禮遞了個眼色。
蘇成禮甩一下拂塵,揚起尖銳的嗓音:“退朝!”
散朝後,桓閣老依舊先回文淵閣處理緊急的國事,處理完後才去昭仁殿。
上課前,白煜忍不住與他協商:“閣老,下回您能不能早點站出來說話?這樣大家就不用討論那麼多浪費口水了。朕也能聽得輕鬆些,也不用聽他們嗡嗡嗡地吵來吵去了!”
桓閣老麵不改色地幽幽答道:“皇上此言差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臣們的意見還是要聽聽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唯有廣開言路,海納百川,集思廣益,方才做出準確判斷。為君治國,切忌剛愎自用,武斷專橫,還望皇上謹記於心。”
白煜無言以對。
自今日起,關於重新開放馬市的折子紛紛遞到宮中,已快堆滿桓閣老的案頭。
經過一番甄選,桓閣老為他擋掉了那些寫滿歪理邪說的折子,隻把一些言之有理的折子遞到了白煜麵前。
這般商議下來,又過了半個多月,才最終做出決定,擬了道聖旨快馬加鞭送去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