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2 / 2)

這一切就像一個演員初次擔綱演出一部萬眾期待又極富爭議的電影,中國在倫敦G20峰會上的出色表現,再次令世界矚目。中國的角色舉足輕重,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已成為全世界抵禦金融海嘯的重要動力。

如果我們把眼光拉遠一點,也許看得更清楚。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國力的上升,中國參與國際製度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小心翼翼接觸,到漸漸參與國際組織和製度的活動;從開始的學習和熟悉國際規則到後來越來越多地運用規則,並提出自己的議題和方案,中國參與的國際組織和製度已經拓展到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人權和軍控等各個領域,讓我們在國際組織中看到了更多中國人的身影。

當國門剛打開時,我們可能不得不接受不公平的現有國際體係,但當國力有了顯著提高後,改變不合理的國際體係,謀求與自己實力相稱的地位自是理所當然。一個GDP位居世界第三,目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20%,外彙儲備已達1.5萬億美元的國家在IMF中的投票權不能一直隻有3.81%。

每一次大的危機後都孕育著秩序的重建和洗牌。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也不例外。對於中國來說,“危”中存在著很大的“機”。一方麵中國通過合作來為自己解圍,同時也為世界經濟的恢複作出自己的貢獻;另一方麵,中國借機針對國際現有經濟機製的缺陷和不公正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路線圖,在戰略的高度上改革現有的世界經濟運行機製。如果應對正確,這次危機將會是賦予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改革國際金融體係的一次良機。

世界之所以能夠重視中國的聲音,中國的聲音之所以能在國際舞台上振聾發聵,說到底還在於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成果已經得到了世界的認同,馬洛費耶夫曾多次強調:“中國國際地位和聲望的日益提高,中國政治經濟影響的日益擴大,這都不是道聽途說,而是我們親眼目睹得出的結論。自從兩年前我和議會的其他同事一起訪問中國以後,我們就變成了中國的‘義務宣傳員’了。”

最典型的是法國總統薩科奇,曾經非常囂張,不斷製造反華話題,而麵對金融危機,麵對崛起的中國,最終不得不低下頭顱。這一切,都開始展現出中國大國實力的自信。30年的經濟高速發展,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迅速攀升,讓中國開始有了更多說話的底氣。

中國的地位在上升,中國的聲音在擴大,中國的責任也在加重。

今天,中國的高調就是中國主動出擊的開始。以後,這樣的聲音在世界上會更多、更響徹,13億龍的傳人必將會發出更雄偉、更壯麗的時代聲音,讓世界不得不側耳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