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由於受封閉式經濟布局和國際環境的影響,遼寧產業布局重點均在腹地,沿海的經濟總量隻占全省的少部分。李克強提出抓住東北振興和沿海擴大開放雙重機遇,做出了遼寧轉身向海、開發建設“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的戰略決策,這一決策被視為“大刀闊斧改造遼寧老工業基地”,使遼寧老工業基地走向全麵振興。他離開遼寧時,遼寧已經被稱為翻過身來。2009年,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遼寧已成為東北振興的主戰場和新的經濟增長極。
睿智博學 儒雅氣度展風采
2011年8月,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深入香港社會各階層,出席各種經濟活動,到香港民眾中噓寒問暖。在港大,尊重當地習慣傳統,用中英文交替發表精彩演講。訪港短短不到3天,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被香港媒體譽為“李旋風”。
在外交事務中,李克強以其博學、睿智日益被國際社會所了解和關注。
2011年初,他訪問西班牙、德國、英國,9天內出席了46場活動。每到一國,他都會在當地權威媒體刊登署名文章,闡明中國發展理念,與該國政要進行廣泛深入交流,推動中歐務實合作。其獨特而富有魅力的外交風采,給歐洲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2011年10月,為緩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李克強率團訪問朝鮮、韓國,顯示了李克強在國際事務中敢於碰難的外交風格。2012年4月,李克強訪問俄羅斯、匈牙利、比利時和歐盟總部,著眼運籌大國關係和推動世界多極發展,展示了他立足大局又縱橫捭闔的外交才幹。中俄油氣合作價格多年來始終談不攏,李克強與普京會談後,提出“上下遊一體化”的互利合作模式,被普京稱之為“新思路”。
李克強常年堅持閱讀英文原著。他密切跟蹤國際上最新的經濟科技動態。幾年前,他就批示國務院研究部門,要求他們深入研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包容性增長”等問題,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傑裏米·裏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甫一問世,立刻引起李克強的注意,他馬上要求發改委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密切關注”。
因為閱讀廣泛,加之博聞強記,他可以在許多領域的前沿知識與中國古典篇章的典故之間,信手拈來,隨意切換。但凡聽過李克強講話的人,無不為他淵博的學識、敏捷的思維和生動的談吐所折服。在許多會議上,他基本都不用講稿,常常與參會者麵對麵交流,在深入提問、互動討論中,很快完成對各種觀點的集成、提煉和升華,迅速發現問題本質,並對一些問題的解決當場作出部署。許多人會為他會見外賓時從容不迫、詼諧幽默、見解深邃的風度所感染,其實這背後不僅是他北大十年寒窗苦讀的結果,更是他始終堅守“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信念所致。
李克強自幼好學,中學時代就拜同住在安徽文史館大雜院中的國學大師李誠為師。李誠講授的國學知識、治學方法等對他產生了深刻影響。他在《師風散記》一文中追憶自己樂此不疲的燕園生涯時說:“我來這裏尋覓的不僅僅是知識,亦是為陶冶一種性情,修養一種學風。”
確實如此,讀書不僅拓展了李克強的廣闊視野,也培育了他廉潔從政的浩然正氣,正如一位和他共過事的老同誌所說,李克強向來堂堂正正做人、幹幹淨淨做事。他要求自己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極其嚴格,點滴小事都約束很嚴,絕不允許打著旗號辦私事。從他身上看到了廉潔從政、一心為民的優秀品格和風采。
(文章由本刊記者李菡丹根據新華社公開資料整理)
李克強,男,漢族,1955年7月生,安徽定遠人,1974年3月參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大學法律係和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曆,法學學士、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黨組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