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德江:心裏要時刻裝著老百姓(1 / 2)

張德江:心裏要時刻裝著老百姓

專題

“我們的幹部無論職務多高,都是群眾中的一員,心裏要時刻裝著老百姓。”這是20多年前,時任吉林省委副書記的張德江在全國兩會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的一番話。

秉持執政為民的理念,張德江從高校領導崗位走上仕途,經過多個地方和中央職位曆練,連任兩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11月15日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現年66歲的張德江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層。

11月20日,張德江卸任重慶市委書記。在臨危受命主政重慶期間,他不負重托,穩定了大局,理清了發展思路,推動了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他在當天的重慶市領導幹部大會上表示,8個月來,他與重慶廣大幹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說:“重慶在我心中,我祝福重慶!”

敢於負責 勇挑重擔

2011年2月中旬後,利比亞局勢急劇惡化。為確保海外中國公民的生命安全,中共中央、國務院運籌帷幄,前後方、各部門通力合作,創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撤僑行動。12天中,共有35860名中國公民從海陸空渠道安全撤回祖國。

這場“國家行動”的總指揮就是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危急形勢下,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3萬多中國公民從利比亞176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安全撤離,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工程。張德江臨危受命,緊急召開國務院應急指揮部全體會議,高效應對,組織協調外交部、商務部、交通運輸部、國資委、民航局等部門,緊張有序地展開“萬裏大撤離”行動,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外交為民”的崇高理念。

張德江現任國務院副總理,分管工業、交通、社保等重要領域,同時任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

作為工業領域主管領導,張德江多次強調,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工業競爭力。他說,要緊緊圍繞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一核心任務,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國國企近年來迅速發展壯大,上榜《財富》世界500強的國企從2007年的20家增至2011年的54家。國企改革發展成效顯著,以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為例,目前90%以上國企完成了公司製股份製改革,由中央部門管理的央企的公司製股份製改製麵由2007年的64.5%提高到2011年的72.3%。

在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任內,一旦發生重大災難,不論地方多偏遠,環境多艱苦,張德江幾乎都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指揮救援。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王家嶺煤礦發生嚴重透水事故。張德江連夜趕赴現場指揮,製定了科學救援方案,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礦工。“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張德江代表中央及時趕到現場,指揮救援,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探望傷者並處理善後。一次次成功的事故救援案例,展現出張德江勇於擔當的個性和處理複雜問題的才能。

多省曆練 經驗豐富

2012年3月,張德江受命來到重慶兼任市委書記,這是張德江第四次在地方擔任“一把手”。此前,從1995年開始的13年間,張德江曆任吉林、浙江、廣東三省的省委書記。吉、浙、粵所處發展階段各不相同,張德江主政後,三省各方麵都取得突出成績。

張德江在廣東開創性地提出泛珠三角區域(9+2)合作構想,以珠江水係為紐帶,山水相連、人緣相親、經濟聯係密切的內地9省區和港澳特別行政區加強合作。2004年6月,“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在香港、澳門、廣州三地成功舉辦。在他的大力推動下,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一次區域大合作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