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市場經濟體製的擴張和世界市場的擴大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增長,出現了人類財富空前增長狀態。全球生產總值從1970年的2.9萬億美元發展到1990年的22萬億美元,到1997年世界生產總值已突破了30萬億美元大關,隨著市場的擴大和財富的增長,世界貿易有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目前世界貿易總額已突破了6萬億美元大關。市場經濟是一種激烈的競爭經濟,在國際貿易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同樣出現了激烈的競爭局麵。在世界市場競爭中,經常出現侵犯關貿總協定多邊貿易規則的現象,而一些新型的貿易領域又缺乏統一的國際規則加以規範,貿易爭端層出不窮,關貿總協定這一臨時性的國際貿易組織受到了挑戰。
關貿總協定明顯反映出了它的局限性和弱點,主要表現為:有些規則缺乏法律約束,在條款的表述上缺乏準確性,在操作中會發生困難,難以實施檢查和監督;關貿總協定還存在一些所謂的“灰色區域”,對關貿總協定的規劃又提出了不執行的許多例外規定,就導致一些國家采取非關稅措施和進口限製等手段實行新的保護;關貿總協定涉及的貿易範圍主要是傳統貨物貿易,而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國際投資問題則是當今世界貿易的新領域,關貿總協定則缺乏完善的規則,而對占世界出口額30%的背離關貿總協定規則和原則的紡織品服裝貿易,實行數量限製。這一切說明按照世界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必須產生一個有權威性的世界貿易組織機構,進一步規範世界貿易的新規則成為新的貿易爭端仲裁機構。
三、世界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是世貿組織產生的重要推動力
世界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是當代經濟發展的重要特點。所謂知識經濟,它是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而言的。人們把依靠土地和勞動力為主要資源的經濟稱為農業經濟;把以傳統工業產業為支柱,以稀缺自然資源為主要依托的經濟稱為工業經濟;把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以智力資源為主要依托的經濟稱為知識經濟,簡而言之,是以知識為主要生產要素,以知識為基本生產資源的經濟。
知識經濟主要表現為高新技術在各個產業領域裏的應用和發展。當代高新技術體係主要有:對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探索中開發的新能源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對生命本質和演化的探索中開發的生命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探索中開發的環境科學技術、對宇宙結構和奧秘的探索中開發的空間科學技術、對人類智力的探索中開發的信息科學技術。
高新技術在世界各個產業領域的應用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美國由於采用高新技術手段發展國際貿易,所以它的出口額增長巨大,質量特高。有人作比較,美國平均1噸重高型號波音飛機(不是一架)能賣到1/5噸黃金的價格,而中國用傳統方式進行出口貿易,出口萬台彩電才值1噸黃金美國的跨國公司通過電子貿易開拓市場、電子谘詢使用人才,取得了驚人的利潤,人均年產值超過10萬美元,整個發達國家由於采用新的遠洋運輸技術和航空運輸技術,大大降低了國際貨運和信息交流的成本。據世界貿易組織估算,1990年~1997年間,世界商品出口的運輸成本由於采用了高新技術,降到僅占其價值的2%。
高新技術的應用和知識經濟發展的趨勢,大大推動了經濟全球化,一種高新技術產生之後它的擴張速度越來越快,例如,信息技術就是20世紀擴張最快的領域。1906年人們發明了三極電子管,使電信號放大,遠程無線電通信成為可能。1947年人類生產出第一支晶體管,隨之電子計算機問世,80年代出現了智能計算機、光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當今計算機的運算功能已達到每秒3.9萬億次,計算機技術已波及世界各個角落,計算機互聯網已有2億網民在進行學習、交流、貿易和娛樂。世界任何一項新技術的產生不管采取多麼保密的措施,不久就會成為世界性的應用技術。原子核技術產生於40年代,1945年人類製造出了第一顆原子彈,而目前,世界上已經有8個國家擁有製造核武器的技術、能力和設備,而核電站則在30多個國家普遍建立。1996年,英國科學家克隆出了一隻叫多莉的綿羊,這是細胞工程的傑作,接著,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及台灣、東南亞一些國家都相繼克隆出牛、豬、鼠、猴,而美國有些科學家叫嚷要下定決心克隆人,這一舉動竟引起世界各地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