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利於擴大就業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根據一些國際組織的預測,中國加入WTO後每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將提高近3個一百分點,相當於增加3000多億美元,而GDP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又可帶來400萬個就業機會,每年可比現在增加約1000萬個就業機會。以行業機會來看,首先受益的是紡織行業。入世後,紡織行業將會得到新的發展,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出口將出現強勁增長,從而一大批新的從業人員將隨著市場的擴大和競爭環境的改善脫穎而出,大量的從業人員將從中收益,該行業將會創新大量的就業機會據預測,加入WTO後7年,紡織業將會增加282.5萬個就業機會其次是服務貿易業。加入WTO後,中國的服務貿易業將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它將在我國經濟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因而也將會提供巨大的就業潛力,預計在未來7年中,服務貿易是將有266.4萬個新的就業機會。此外,鋼鐵、房地產、家電、食品加工等行業也會有較大的發展,也會相應地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加入WTO後,我國的產品出口將大大提高,同時,國外進口的各類消費品也將大大增加。進口的增加將為我國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消費品,享受到許多國內尚無的新型消費品,消費商品更豐富。此外,由於歧視性貿易壁壘的拆除,進口的國外消費品勢必逐步降價,消費者可以買到與國際上價格接近的同樣的消費品,可以得到價格的實惠。同時,由於市場更加規範、競爭更加激烈,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外企業將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質量將更加可靠,享受的服務更加周到。
二、加入WTO給中國帶來的壓力和挑戰
加入WTO在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壓力和挑戰。
1.進口產品對市場衝擊加大,一些產業將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加入WTO就意味著必須大幅度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外國產品將更自由地、廉價地進入中國市場,肯定會對某些競爭力不足的產業產生一定的衝擊。例如開放農產品市場後,農產品的進口無疑會逐步增加。由於中國農業的生產集約度較差,在糧食等大量產品的生產上缺乏優勢,價格與國際市場存在差距,容易受到廉價進口11產品的衝擊。除農業外,化工製藥業、機械工業、汽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等都會受到較大的衝擊。
2.宏觀調控難度加大,經濟增長易受全球經濟風波的衝擊
加入WTO後由於市場更加開放,更多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非國有經濟和外資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所占的市場份額必然進一步擴大。同時由於宏觀經濟政策及管理必須符合WTO的多邊協議和規則的要求,政府宏觀調控方麵的主動權將有所削弱。此外,加入WTO後,中國對國際商品市場和國際資本市場的依存度也會增加,尤其是按WTO協議,在開放金融市場後,國際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波動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將十分顯著,如果出現類似“亞洲金融風暴”的情況,中國經濟將會受到嚴重衝擊。
3.外貿管理體製將遇到嚴重挑戰
加入WTO,我們必須逐步改革完善現行的外貿管理體製,並最終一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雖然我國的外貿體製改革已經邁出了成功的一步,但離一世貿組織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具體表現為,以行政審批為主,缺乏透明度,效率不高;將配額分配等同於商品管理的全部內容,製約了政府部門職能的轉變;缺乏快速、平衡的反饋機製和動態調整機製;對貿易摩擦缺乏預警、監測及應對係統等。加入WTO不僅要求開放市場,減少進口限製和壁壘,同樣也要求對外貿體製加以改革,遵守相應的貿易規則,而不能隨心所欲。
4.一些服務業將受到衝擊
開放服務市場是中國加入WTO所承諾的主要義務。服務貿易總協定要求締約方最終對服務貿易實施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要求開放銀行、保險、商業批發、零售、建築、運輸、旅遊、通信、法律、會議等行業。而這些行業總體競爭力較弱,服務貿易政策尚未建立健全,發展很慢,在加入WTO後必將麵臨外國同行的強有力的挑戰,將不得不讓出一些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