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醫藥行業“入世”應策(3 / 3)

3.提高科技含量,形成現代化中藥

應當運用現代多學科的方法闡明藥材的科學原理與形成規律,以中醫理論為依據,吸收現代生物技術,運用物理、化學及信息科學的綜合方法,建立中藥有效成分的分離、提純方法,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並在建立動植物基因庫、保存藥材品種等技術鑒定藥材方麵促進中醫藥現代化;加強中藥毒理學理論和方法學的研究,以解決中藥配伍禁忌、中藥方劑中配伍使用減毒增效的作用機製等問題,為研製安全、穩定、高效的現代化中藥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傳統中醫藥學的科學性在於它的實踐性,作為中醫藥大國,我國應當加緊研究製定中醫藥的有關科學標準,提供詳盡的科研資料,說明該藥品的確切有效成分、作用機理、療效、安全性,將其推向世界,並爭取得到國際中醫藥界的認可;要保護藥用植物良種資源,提高中藥材的產量和質量,重視培育種植基地,以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為後盾,保證中醫藥業的可持續發展。

4.有選擇、有步驟地強製推行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國際貿易中經常出現的一項主要審查內容就是醫藥企業是否符合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要求。所謂的“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就是促使醫藥生產企業形成一套以保證產品質量連續性為主的企業內在機製規範體係。我國目前大多數生產企業不符合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要求,麵對“入世”後的國際市場十分被動。藥品的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雖已製定並頒布,但由於推行後需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資金投入量大,因此未能全麵推行,醫藥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強。醫療器械的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尚未起草,應抓緊製定並頒布實施、逐步推行,對一些植入人體及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或產生嚴重後果的治療、診斷性醫療器械的生產企業,可以先行一步。麵對“入世”的衝擊,從醫藥企業的長遠發展出發,我們認為,國家和企業應當下決心加快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實施步伐,以盡早地與國際醫藥產品水準接軌,做好應對競爭的準備。

5.加快醫療器械立法,完善醫藥法規體係

醫療立法的目的在於建立醫藥產品的質量認證體係,確立醫藥生產經營企業的資格認定準則,並規範企業行為,在國際貿易中起到合理和必要的技術壁壘作用。目前,我國已有《藥品管理法》,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和完善,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建立的《藥品管理法》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經濟發展需要,必須進行修改和完善。同時,醫療器械至今也尚無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規。因此,國家應盡早頒布一個和醫療器械進出口國家的醫療器械法規基本準則相接軌的醫療器械管理條例,以建立完善的醫療器械產品的質量認證體係,確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資格認定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