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證券業“入世”應策(2 / 2)

3.加速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步伐,拓寬上市公司融資範圍

加入WTO,不僅使我國證券市場獲得新的資金支持,而且會使中國證券市場打破地域之限,成為國際證券市場的有機組成部分。巨大的國際遊資流向我國股市,使B股市場成為新的增長板塊。目前在交易市場上,與A股相比,B股的投交清淡,價位偏低,若能獲得外資流人的支撐,B股攀升前景十分可觀。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國內證券市場將與國際證券市場進退與共,股價的波動將與國際市場聯動。同時,國內的上市公司將更多地到境外上市,企業的籌資範圍將大大拓寬,籌資規模增大。

4.國內證券公司麵臨挑戰

由於曆史原因,國內券商多按地域係統分別建立,規模偏小,資金分散,資產流動性差,這是國內券商的通病。隻有打破條塊分割,以資產為紐帶,優化資源配置,走集團化、大型化的道路,才能擴大規模,增強實力,與境外超大型國際券商相抗衡。其次,目前國內券商的業務範圍主要局限於證券承銷、經紀和自營,範圍過於狹窄,缺乏多元化經營,也缺乏專業化經營,這在與國外證券公司的競爭中是十分不利的。第三,國內證券公司內部運作機製不規範,未能建立起一套組織嚴密、運作有序的風險防範體係和行業自律機製,而國際證券市場和金融市場的風險遠大於目前國內市場,因此,加入WTO後,國內證券公司麵臨的形勢比較嚴峻。

三、證券業的“入世”應策

為迎接WTO的到來,我國證券業可采取的應對措施有:

1.規範證券市場,充分發揮證券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

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市場機製扭曲現象比較突出,這不僅加劇了證券市場的波動,更潛伏著巨大的長期隱患。在上市問題上,出於考慮各地區、各行業的平衡、就業乃至社會穩定等問題,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企業未必能獲得上市的權利,而有些效益並不好的企業反而成為政府通過股市進行扶持的對象,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在上市籌資上還麵臨著種種限製。這一切,不僅削弱了證券市場的資本優化配置機製,還蘊涵著巨大的“泡沫風險”。有鑒於此,對現有證券市場要加以治理整頓,堅決實行優勝劣汰,盡快建立一個規範、有序的證券上市及流通機製。要有步驟地提高企業及金融機構在市場上的證券供給比例,擴大股票發行,增加市場流通量,緩解供求矛盾。要盡快建立全國性的證券資信和企業資產評估機構,在股票發行監管上嚴格把關。增加企業上市審核的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使上市企業把主要精力用在加強管理和提高證券的質量及內在投資價值上,而不是其他。

2.完善證券法規,理順證券監管體係

自證券市場創建以來,我國頒行了不少證券法規,但就健全、規範證券市場而言還有所網如。目前應針對中國證券市場現狀及WTO的相關要求及影響,製定一係列新的證券法規,用以充實原有體係,同時理順證券市場監管體係。目前的證券監管體係,在很多方麵既存在交叉重疊,也存在真空地帶,一旦出現問題,管理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的現象難以避免,在近幾年出現的九次股市風波中均出現過這種情況。因此,對股市的監理體係加以改善勢在必行。

3.充分利用外資,推動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除了在國內發行的B股外,還有在香港發行的H股和在美國上市的N股。這些股票的發行,推動了中國證券業走向國際化。在吸收外資、加強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係的同時,也促進了這些公司的規範化、國際化,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與運作能力。在加入WTO後,我們有更好的條件促使企業發行B股、H股和N股,更好地利用境內、境外兩個資本市場,提高企業知名度,參與國際競爭。

4.組織一批加入WTO後受益的企業上市

紡織、食品、服裝、輕工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加入WTO後其出口量和效益會有顯著增長,通過在股市上籌集資金,可以使它們盡快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的品種和檔次,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此外還有一些涉外企業,它們在股市上也有望成為績優股,這樣可以調整、改善現有的股市結構,使股市的資本優化配置作用得以更合理、充分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