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莞港城互動發展策略(1 / 2)

東莞港城互動發展策略

港口

作者:歐衛新

[摘要]從港城互動角度出發,分析東莞市與虎門港互動發展狀況,並針對東莞港城互動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策略:發展臨港新城,成為經濟新增長極;建設港航物流基地,維持外貿繁榮;積極開辟內貿航線,滿足內需增長;銜接廣深港,實現競合發展。

[關鍵詞]東莞市;產業轉型升級;虎門港;港城互動發展

作為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城市,東莞在麵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時,提出了“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的戰略目標。港口物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推動力,尤其對於外向型經濟占主導的城市來說更是如此。在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應加快虎門港(東莞市唯一的海港)的開發建設,發展港口經濟,並通過發展港口物流業,提升整個城市的現代物流運作能力,從而給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注入強勁的動力,促進港城互動發展。

1 港口發展與城市經濟的關係

在有關港口發展與城市經濟關係的研究中,國內外眾多學者普遍認為港口發展可以促進城市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是港口城市成長的重要動力來源,體現了“港以城興、港城相長、衰榮共濟”的道理。

港口發展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直接創造國內生產總值、稅收和就業機會;作為物流基地,在促進第二、三產業發展方麵有重要作用;帶動港航物流業擴散型發展;臨港工業產生集聚效應,對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給城市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

虎門港建港曆史短,港航相關產業和臨港工業相對薄弱,就目前而言,對東莞總體經濟發展貢獻有限;但隨著虎門港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將在維持東莞對外貿易繁榮、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促進工業結構調整、發展國內貿易、降低全社會總物流成本及保障經濟穩定發展等方麵發揮積極作用。

2 東莞港城互動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2.1 東莞經濟和產業發展需要現代港口

改革開放以來,東莞經濟發展成就顯著,被譽為“製造業之都”,已經形成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五大支柱產業”和“四大特色產業”。為應對世界經濟危機,東莞市加快推進經濟與社會雙轉型,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強管理、惠民生,初步遏製了經濟下滑的勢頭,在逆境中實現新的發展。2012年,東莞國內生產總值達5010.14億元,比上年增長6.1%,三大產業比例為0.4:46.9:52.7。

2012年東莞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444.16億美元,其中90%以上的進出口貨物都是通過水路運輸的。因此,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港口物流業的保障。自2009年虎門港投產以來,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速度明顯快於經濟發展增速。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增加,引起東莞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而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通過作用於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來實現。2.2虎門港對東莞經濟發展的作用仍顯不足

“五大支柱產業”和“四大特色產業”中,輕工業占很大比重,產品多為集裝箱適箱貨物。據統計,東莞每年集裝箱生成量將近900萬TEU,其中,外貿集裝箱生成量約700萬TEU,同時,隨著國家內需拉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內貿集裝箱生成量將會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