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莞港城互動發展策略(2 / 2)

在虎門港設立之前,東莞的集裝箱均通過公路運輸到香港、深圳、廣州等港口出口,這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物流成本。經過發展,2012年虎門港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5120萬t,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萬標箱,達102萬TEU,同比增長542.1%。如此快速的增長,是虎門港經營策略改變的結果。虎門港由之前的以發展外貿集裝箱運輸為主,轉變為目前的內外貿集裝箱運輸並舉,在百萬集裝箱吞吐量中,內貿箱占據70%以上的份額。

然而,相對於東莞外貿集裝箱生成量700萬TEU的市場規模來說,虎門港發揮的作用不夠明顯,外貿集裝箱運輸仍有較大潛力。

3 港城互動發展策略

虎門港位於珠三角港口群,區位優越,但在此區域有廣州、深圳、香港等發展曆史較長的港口,且它們的發展水平均在虎門港之上。如何抓住東莞市轉型升級的契機,提升虎門港的層次和水平,發展現代化港口,是虎門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3.1 發展臨港新城,成為經濟新增長極

虎門港建港時間短,且基礎設施薄弱,但依靠製造業發達的東莞乃至珠三角經濟腹地,應高起點規劃建設臨港新城。依托東莞現有產業,因地製宜發展產業集群;引進經濟和社會效益好的大型優質項目,適度發展重工業,調整工業結構。虎門港及其園區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臨港產業及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的形成,將直接拉動東莞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擴大就業人口,成為經濟新增長極。

3.2 建設港航物流基地,維持外貿繁榮

受國際金融危機、人工成本、物價等因素影響,2012年,東莞企業總體成本上升11.2%,外貿企業訂單利潤普遍下降2~3個百分點。由此可見,降低進出口物流成本能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據統計,東莞進出口貨物運輸選擇虎門港比通過黃埔港或深圳港平均陸路費用節省一半以上。因此,建設虎門港現代港航物流基地,完善通關環境,開辟更多遠洋航線,將為東莞外貿持續繁榮作出貢獻。

3.3 積極開辟內貿航線,滿足內需增長

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之一是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作為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的試點城市,東莞選擇由“外”而“內”,擴大內銷,實現內外市場並舉,最終實現經濟穩定發展。2012年,東莞外資企業內銷總額約2591億元,已占企業內外銷總量的1/3。巨大的內貿市場,必將派生出巨大的內貿運輸需求。而水路運輸相對於公路、鐵路運輸而言有著成本優勢,這也成就了虎門港2012年內貿集裝箱吞吐量的激增。因此,虎門港要繼續積極開辟內貿航線,滿足東莞國內貿易增長對運輸的需求。

3.4 銜接廣深港,實現競合發展

虎門港背靠外向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和經濟集聚優勢,然而,就東莞本地而言,外貿集裝箱進出口運輸市場已被三大幹線港(廣州、深圳、香港)瓜分。盡管能夠節約陸路運輸成本,但考慮到國際貿易習慣、集裝箱班輪航次的可選擇性、通關的便利性等因素,選擇虎門港的企業仍然較少。處於國際集裝箱班輪運輸支線港地位的虎門港,在國際航運市場疲軟的今天,要想大規模開辟國際集裝箱運輸航線較為困難。因此,要發揮好地理優勢,銜接好廣深港,在合作中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