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散貨)運輸市場月評
市場分析
2013年10月,沿海散貨運輸市場表現強勁,運價呈現單邊上揚態勢,達到近兩年高點。10月2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沿海(散貨)運價指數報收於1420.98點,較上月同期上漲24.5%,其中,煤炭、糧食、金屬礦石等貨種運價指數均有較大幅度上漲。
1 煤炭運輸
根據以往情況,9月、10月正值用煤淡季,煤炭需求明顯下滑,電廠庫存量基本處於飽和狀態;同時,大秦線檢修進一步限製煤炭拉運需求,運價直線下跌。然而今年情況卻截然相反,船舶的“滯期”因素成為本期運價猛漲的主要推手。“十一”長假過後,大秦線開展為期20天的“開天窗”檢修,導致部分煤種貨源稀缺,大批船舶待港裝貨,北方主要煤炭發運港均出現時間較長且較為嚴重的壓港現象。據悉,秦皇島、唐山、黃驊等環渤海地區的主要煤炭發運港在近一個月裏“滯期”現象普遍達到10天左右。同時,受台風“菲特”和北方大風等氣候因素影響,北方港口遭遇封航、封港;江浙沿海港口的船舶為了避風、避浪,致使船期進一步拉長,嚴重影響運力供給。加之節前部分船舶預定、煤炭價格企穩上揚、貿易商買漲意向增長等因素,更使得貨主找船遏阻,市場呈現“一船難求”的局麵。麵對緊張的市場形勢,貨主報價高價頻出,運價快速上漲,漲勢持續至10月下旬。因對後期持悲觀預期,貨方此前不惜高價租船的心態得以調整,延遲出貨心理明顯,漲勢有所遏製。
10月2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煤炭貨種運價指數報收於1666.12點,較上月同期上漲32.5%。分航線看:秦皇島至上海航線(載質量4萬~5萬t)運價指數為1915.57點,較上月同期上漲29.4%,市場運價為65.7元/t,較上月同期上漲24.9元/t;秦皇島至南京航線(載質量3萬~4萬t)運價指數為1745.48點,較上月同期上漲32.0%,市場運價為77.1元/t,較上月同期上漲28.5元/t;秦皇島至張家港航線(載質量2萬~3萬t)運價指數為1603.56點,較上月同期上漲28.0%,市場運價為71.4元/t,較上月同期上漲26.2元/t。華南航線受卸貨港嚴重壓港等影響,運價漲幅相對較小。10月25日,秦皇島至廣州航線運價指數為1359.04點,較上月同期上漲25.5%,市場運價為66.1元/t,較上月同期上漲19.9元/t。
2 金屬礦石運輸
麵對沿海運力供應嚴重短缺,沿海金屬礦石運價呈現上漲態勢。但從運輸需求來看,10月份旺季不旺的鋼材市場再次令鋼鐵貿易商大為失望,下遊需求持續低迷,資金緊張,鋼廠檢修有所增加。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估計10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12.81萬t,旬環比下降1.1%。鐵礦石運輸需求增長難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沿海金屬礦石運價的上漲幅度。10月25日,金屬礦石貨種運價指數報收於1048.96點,較上月同期上漲14.3%,其中,青島/日照至張家港航線運價指數報收於753.67點,較上月同期上漲20.6%,市場運價為40元/t,較上月同期上漲11.7元/t。
3 原油及成品油運輸
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經濟雖處偏暖格局,但後繼增長乏力,柴油需求在“金九銀十”旺季未能如期實現回暖。下遊需求形勢未有改善,買家大多持觀望心態.實盤成交持續低迷。且在新機製下,成品油調價頻繁,操作帶來的風險大大抑製了市場投機需求,成交疲軟,運輸行情維持平穩。10月2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原油和成品油運價指數分別報收於1597.14點和1227.03點,與上月同期持平。
4 糧食運輸
鑒於當前煤炭運價高漲,船舶紛紛北上拉煤,使原本較為緊張的糧食運力進一步趨緊,當前的高運價以及南北糧食倒掛的格局同樣影響了貿易商發貨意願。預計後期壓港船舶釋放後,運價將有所鬆動。10月25日,糧食貨種運價指數報收於1245.12點,較上月同期上漲19.9%,其中,營口至深圳航線(載質量4萬~5萬t)糧食運價報收於68元/t,較上月同期上漲10元/t。
(上海航運交易所信息部周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