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華和香港進修學習與考察回來後,筆者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加大延伸閱讀的範圍和拓展思考的空間,陸續整理撰寫出在清華和香港學習考察所獲得的一些收獲和心得。一方麵是對進修學習和實踐考察的一個回顧和梳理,另一方麵也是在自覺的履行自己在香港大學結業時所做的表態和承諾。一年來,陸續整理撰寫完成了學習筆記和讀書文稿若幹,相當一部分先後在一些期刊雜誌上發表,並獲得了一些讀者積極的評論和肯定性的評價。雖然這些成果還隻是初步的和零散的,但筆者還是樂意拿出來與同仁們分享。於是不揣冒昧和淺漏,特集結以刊布之,並就教於大方之家。

文稿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一些基礎理論問題,故單列一篇,第二部分主要是對香港公共部門績效、財政金融狀況和高等教育發展等方麵的初步觀察與思考,第三部分則是一些專題研究。其中一部分是筆者直接主持或重點參與的課題研究,算作是對清華的理論學習和香港的實踐經驗的一個應用和擴展。書稿中的附錄部分,則是筆者近年來涉獵公共經濟、區域經濟和公共管理等方麵的一些讀書筆記和研究心得。輯錄其中,謹供參考。

由於收集在本書中的文稿,隻是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的一部分,而讀書學習畢竟是一個長期和終身的過程。因此讀書學習是永遠不可能完結的。在一定意義上,收集在這裏的文稿還隻是未完成的學習考察報告或者讀書筆記,還隻是比較初步的讀書心得和學習體會,屬於半成品而非成品。這不隻是一種謙辭,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個事實。畢竟,對真理的探索和研究是沒有止境和終點的,也是不可能窮盡和終結的。因此,特設未完的讀書筆記之副題以勵誌。考慮到香港的財政年度與大陸的有所不同,加之文稿的成稿時間大都在2007年間完成,故特仿照香港規例,姑且以2006-2007年度為時間標識,以誌紀念並懷念這一段美好時光。

(2008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