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1971年之後,盡管有1974年嚴重的經濟危機,1987年的華爾街最大的股災,1990年的經濟小衰退,但是,美國GDP增長卻沒有明顯的長期回調。
美國的GDP為什麼可以無視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增長周期,也無視美元彙率的波動周期,而實現獨立、反周期的增長?
其秘密就在於,美國利用美元資本的無限創造能力所實施的資產“泡沫固化”戰略。
“泡沫固化”戰略的原理
物理學上,杠杆是一種省力的簡單機械。借助杠杆,人可以操縱徒手不可能搬動的重物。
在財經新聞報道中,我們也經常看到“杠杆”這個詞。這是將物理學中的“杠杆”形象地運用在經濟現象之中。
經濟中的杠杆主要是通過負債或者金融衍生工具,用較少的本金支配更多的資產,從而謀取更大利潤的行為。
例如:對衝基金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杠杆,通過100萬元的保證金可以控製2 000萬元的原油,並得到由其價格波動所產生的收益或損失。
一般而言,資產泡沫的破滅,會導致資產價格的連環下降,這個現象就叫“去杠杆化”。不過,“去杠杆化”卻不一定意味著泡沫的破滅。而後者就是美國“泡沫固化”戰略的秘密所在。
假設甲擁有本金1元,支撐的資產是100元,其杠杆率100倍,而公認合理的杠杆率是50倍的話,那麼,甲有兩種方式可以將自己的杠杆率降到大家公認的合理水平上。
第一種方法是比較常見的,就是變賣資產,獲得利潤以增加本金,最終降低杠杆率。在這裏稱之為逆向“去杠杆”。
假設隻有甲一人在變賣資產的話,甲可能會以理想的價格出售資產,若收益率是10%的話,他要賣出8.3元資產,獲得0.83元的收益,從而使其杠杆率達到50倍的合理範圍內。
但是,如果很多人都“去杠杆”的話,也就是投資者競相賣出資產,資產價格就會下跌,結果是零收益甚至虧損。零收益的話,甲需要減記的資產為50元;虧損的話,甲將陷入無窮的資產減記循環,直到破產。
另外一種降低杠杆率的方式,就是增加本金,維持合理的杠杆率,可以稱之為正向“去杠杆”。甲的老爸,可以贈送1元錢給甲,這樣它的資產仍然是100元,本金增加到2元,杠杆率降到了50倍。
因此,如果外部的本金增加是沒有限製的話,甲資產的增長也將是沒有限製。這一過程,就是資產泡沫不斷固化、財富不斷增長的過程。
這兩種“去杠杆化”的方式,如果在一個體係中並存的話,就會帶來財富的重新分配。
如果說,世界各國構成了一個全球財富體係的話,那麼擁有世界貨幣美元資本無限創造特權的美國,就等於有了正向“去杠杆化”的能力。而其他沒有世界貨幣特權的國家,則沒有這一能力,而隻能逆向“去杠杆”。
因此,一旦世界經濟進入“去杠杆化”過程,美國與其他國家將采取兩種不同的方式,最終導致了世界財富的重新分配。
多麼精巧的“請君入甕”
理論上而言,在紙幣時代,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可以無限印刷本國的貨幣,實施“泡沫固化”戰略。但是,為什麼隻有美國才可以做到?
關鍵就在於,“泡沫固化”戰略最後需要通過本幣輸出,掠奪他國的資產,來完成對本國資產泡沫的真實固化,否則這個“泡沫固化”戰略,最終將造成本國資產泡沫不斷疊加,最後會遭遇更大規模的破滅。
假設B國也采取了美國的“泡沫固化”戰略,比如增發一倍的貨幣,來增加B國的淨資產,這樣可以維持B國資產整體的杠杆比率。
雖然表麵上看,B國資產的杠杆率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但是,其結果是B國的資產價格普遍上漲了,其結果是通貨膨脹,或者資產泡沫。如果B國一直實施這樣的戰略的話,那麼後果將是B國的資產價格,極大地高於他國的資產價格,從而導致B國競爭力的極大削弱,最終導致資產泡沫的總破滅。
如果美元不是世界貨幣,而美國實施“泡沫固化”戰略的話,必然會導致美國自身的惡性通貨膨脹。
但是,今天的美元還是世界貨幣,這就意味著,他國手裏的美元,如果購買美國資產的話,將失去一部分的購買力。
假設美國的美元此後不繼續流向海外的話,那麼,他國手裏的美元如果購買美國之外的資產,價值依然沒有變化。
毫無疑問,在這個時候,各國應該做的,是拋棄美元,最起碼是不能容許美國本土的美元繼續外流,否則就將引起他國手裏的美元真實貶值。
但是,美國不會容許出現這樣的拋棄美元的聯合陣線出現,因此很難出現全球一致的拋棄美元的行動。各國都指望,自己從美國手裏賺來的美元,能夠用來購買其他國家的產品。各國都這樣考慮問題的話,就會造成美國的廉價美元的惡果,得以讓全世界分攤。
而一旦美元利率提升,各國資本就紛紛前往美國賺取美元。因為,經過資本再注入的美國的資產負債表,看起來已經很健康了,因此成為各國資本追逐的“安全資產”。對美國而言,任何他國資本的流入,都意味著對美國本土美元價值的自動認可,也就是認為“注水”之後的美國本土美元,和本國手頭持有的美元,購買力是一樣的。
看起來,其他各國賺了美國的美元,但實際上,是其他各國被美元賺了。多麼精巧的請君入甕。
這些外國流入美國的資本,也確實可以在美國的資本市場上獲得真實的收益,但是這點收益與美國國民財富所獲得的巨大增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一般而言,外國在美資產的年收益率一般在4%左右,10萬億美元的外國資本,每年獲取的收益不過4 000億美元,而10萬億美元資本,按照美國金融機構25倍左右的杠杆率來看,則支撐了250萬億美元的美國資產的價格。也就是說,從資產負債表上而言,美國僅僅用了4 000億美元的代價,讓美國250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免於消失。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資本將真正從資產泡沫中脫身,一個乾坤大挪移的遊戲終於完成:現在是外國人所有的美元,在托起美國金融資產的價格了,美國創造的資本與貨幣,完成了“洗白”,它得到了世界資本的認可。
美國金融體係就像一位技術高超的魔術師,現在可以請所有觀眾上來,甚至實地檢查自己的賬目。因為所有的錢都是真實的,魔術師的資產渡過了泡沫危機,而其他人都沒有這種另外憑空變出一大筆錢的能力,因此都破產了。
不知不覺中,做了美元的“帶路黨”
然而,事情到此並沒有完畢。“泡沫固化”戰略的最後收割階段,隨之就要到來了。
強勢美元所引導的全球資本逆向流動,會刺破其他國家的資產泡沫。其他國家並無美元的無限創造能力,因此,它們的經濟“去杠杆化”,是以完全與美國相反的方式進行的。其結果是國民財富整體縮水,資產價格變得很便宜。
此時,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資本充裕的國家,美國的杠杆率在其他國家的資產泡沫破滅之前,已經通過大量的注入資本,維持在很低的位置,而在他國泡沫破滅的過程中,美國資本所獲得的超額利潤,又可以再次計入資本金,從而進一步壓低其杠杆比率。它實際上使美國公司具備了巨大的資本擴張能力,美國資本將在此過程中,大幅度低價收購他國的資產。
美國海外資產,於是將迎來新一輪的暴漲。隨著美元資本的進入,那些經曆過資產泡沫破滅的國家,國民經濟負向“去杠杆化”的過程逐漸停止,資產開始升值。故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重演。
美國不僅利用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本國的資本無限創造能力,還綜合利用其強大的軍事、政治實力,以及強大的輿論引導能力,來完成美國的“泡沫固化”戰略。
比如,美國可以在必要時,利用地緣政治緊張,來推動原油價格,從而加劇那些石油進口國的資產泡沫,迫使其進入政策困境;又比如,美國經濟界可以通過其強大的理論構造與引導能力,在需要做空某個特定國家時,進行輿論心態的培育,不僅引導外部資本做空該國,也引導該國內部的資本,以做空本國資產來追逐利潤。
這一點,在美國攻擊歐元區成員國時,全球輿論的一致唱空歐元區經濟的現象上,可見一斑,而歐元區不少國家的資本,因此而逃離本國,比如希臘很多富人就把資產轉移到英國或者瑞士的銀行,其總額達到了300億歐元以上,這反過來進一步增加了希臘債務危機的嚴重程度,從而間接幫助美國實現了做空歐元的戰略。
在當今世界,美國具有引導全球資本流向的最大能力,這些資本不僅包括美國資本,以及跨國熱錢,甚至也包括美國試圖要打擊的國家的資本。
這些被美國看作是必然要吃下的肥肉的資本,甚至本身也以逃離母國的方式,來間接幫助美國吃掉本國的財富,這樣的資本在戰爭時代就是“漢奸”。但是,在這個資本自由化的時代,這樣的“帶路黨”卻成為正確的事情。而這也正是美式“自由主義”所要構造的自由世界體係的真正動力所在。
可以說,從20世紀70年代,紙幣美元霸權使美國具備了世界獨一無二的“泡沫固化”戰略能力以來,美國所有的內外戰略,都是為“泡沫固化”戰略服務的。
這個戰略,保證了美國財富的永久增長,隻要這個戰略能夠長期有效地執行下去,美國必將成為最終的世界統治者。這也許就是曆史學家弗朗西斯?福山所認為的,“世界終結於華盛頓共識”的斷言之依據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