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9 120.95政府存款 34 977.39
對其他金融性公司債權 11 443.54自有資金 219.75
對非金融性公司債權 43.96其他負債 9 318.36
其他資產 7 440.32
從上表可以看出,央行總資產253 688.6億元,其中國外資產是210 087.98億元。央行的這些資產是怎麼來的?是買來的。既然是買來的,那就意味著央行付出了貨幣,這些貨幣構成了人們所說的基礎貨幣。
可見,目前中國的基礎貨幣,80%以上來源於外彙資產。
而整個社會貨幣供應量,也就是新聞報道中常說的M2,取決於兩個因素: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由於央行總資產中的80%以上,都是以國外資產的形式存在的,一旦短期內外彙儲備大幅度減少,將給中國的基礎貨幣供應總量,帶來巨大的衝擊。
試想一下,2013年,央行給出的M2增長是13%,支撐的是7.5%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資產價格的增長。如果外彙儲備大幅度減少,帶來基礎貨幣的短時間大幅度收縮導致M2增速為負的話,那麼就會帶來資產價格的下跌,並可能引發整個金融資產價格的下降螺旋。
雖然央行可以通過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增加信用貨幣乘數,來抵消基礎貨幣的減少,不過,這種措施在中國經濟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的情形下,可以經常用用。而一旦中國經濟本身出現問題,比如資產泡沫大破滅,引發資本外逃。基礎貨幣瞬間大幅度收縮與資產泡沫破滅雙重共振,這種局麵,即使是美國在次貸危機期間,也沒有出現過,美國隻是資產泡沫的破滅,基礎貨幣供應並沒有受到影響。
金融攻擊中國的可能路徑
可見,狙擊中國的外彙資產,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金融攻擊戰略,它能達到讓中國貨幣與資產雙貶值的戰略目標。目前看來,美國要順利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滿足幾個條件。
首先,要形成一個人民幣貶值預期。從而能夠在必要時刻,引導外資大規模撤離中國。在前麵的章節中,我們已經看到,美國連續多年,逼迫人民幣升值,從2007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經達到了18%左右。如果再考慮到其他貨幣對美元的貶值,人民幣的實際升值幅度更大。這等於給先期進入中國的外資打出了很大的撤離空間。不過,美國仍然在要求人民幣升值,其實際的戰略目標,是要維持人民幣在高位,防止人民幣提前貶值。
第二,中國要有一個足夠大、足夠惡性的資產泡沫。這個泡沫最好能夠牽涉到銀行問題,這樣一來,一旦這個泡沫破滅,就會引發係統性危機。目前看來,這個足夠大的泡沫,將是中國的房地產業。
2013年,中國的房價已經達到了人均年收入的30~45倍,遠遠高於美國的9倍,即使在新興經濟體當中,中國也算是高的。巴西與阿根廷最高不過29倍。目前,國內的炒房投機資本,仍然沉浸在房地產價格上漲的盛宴當中,繼續推升房價,這個泡沫將會越來越危險。
第三,要為國際資本做空中國,提供足夠的渠道。比如股指期貨、融券可以做空股市;大幅度提升QFII額度,為做空股市提供子彈;人民幣海外無本金遠期期貨可以做空人民幣;等等。
第四,引導中國企業多發美元債。這一點已經是現實,在中國實際利率高漲的現實下,許多房地產企業連續多年,在海外發債融資。2008年以來,平均每年融資200億美元左右,到2013年1月,總體融資已經超過千億美元。一旦美元利率上調,美元強勢反轉,這些公司的融資成本將上升,它們將成為引爆中國資產泡沫的第一根火柴。
第五,中國出口市場突然惡化,外貿順差驟減。這一點,美國可以通過打擊新興經濟體等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部分達到目標。
以上這些條件,目前已經或多或少具備,到2015年前後,如果中國依然沒有警覺的話,將會更加成熟。
有人會問,中國不是資本項目沒有放開嗎?外資能出逃嗎?答案是可以,目前中國一年的進出口總額是3.8萬億美元,其中外資份額約占一半,也就是1.9萬億美元,這部分出現30%左右的價格轉移,中國海關是沒有辦法約束的。
也就是說,外貿部分一年就可以逃走6 000億美元。此外,外資正常的利潤撤離,一年也可以撤走1萬億美元。再加上公民出境旅遊每人5萬美元的換彙限額、地下錢莊等渠道,可以說,資本逃離是有著充分的渠道的。
一旦美元以提升利率的方式,強勢反轉,中國以房地產價格為核心的資產泡沫就會被刺破,資產價格開始大幅度下降,銀行的壞賬率將會上升。可以預料,美國三大評級機構隨後會理所當然地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地方政府信用評級、銀行信用評級、公司債評級等。
接下來,在華資本開始拋售中國資產,引發恐慌性資本大出逃。潛伏國內的龐大外資利潤與資產增值,所帶來的高達3.5萬億美元左右的中國隱性負債問題, 將浮出水麵,美國媒體操刀下的有關中國從債權國徹底淪為債務國的炒作,將甚囂塵上。
與此同時,美國對歐元區的布局也將發揮作用,美元利率提升導致“歐豬五國”,也就是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的債務危機再次爆發,歐元因此大跌,並有可能突破1歐元兌換1.2美元的心理關口,測試曆史最低點——1歐元兌0.9美元附近。日元也將可能再次大跌,測試12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
歐元區成員國國債、歐元資產、日本國債、黃金這四大中國外彙分散投資的品種,將因為歐元貶值、日元貶值、黃金跳水,套住中國將近一半的外彙資產。
這一情形,在2013年2月已經提前預演了,日元從2012年底開始的不到2個月時間裏,貶值將近20%。中國投資日本的2 300億美元的日本國債,已經浮虧20%。如果美元強勢反轉的話,日元最終有可能跌到150日元兌1美元的低點,屆時中國投資日本國債的外彙儲備,將浮虧50%,對歐元區的情形也差不多。
在這個時候,如果外資出逃的話,中國將不得不折價拋售日債與歐債,換回美元還給這些過去進來撈錢的外國投資者,浮虧變成實虧,歐元資產、日元資產以及黃金的大跌,將導致中國約7 500億美元左右的外儲被消滅。
外彙儲備大量流失,中國最後將不得不折價拋售美國國債,以應對資本出逃。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外彙資產,將可能在短時間內耗盡。
這又將進一步引起中國基礎貨幣的收縮、M2大幅度負增長、流動性驟然枯竭、資產泡沫破滅危機,與基礎貨幣因為外資出逃而大規模消失的危機,將發生巨大的共振。
股市、債市、房地產等各種資產一片暴跌,哀鴻遍野,一場堪比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風暴就此來臨。
美元資本狂歡的再次輪回
控製中國產業,徹底解決美國金融帝國利潤來源問題
在中國發生金融危機之後,一場美國資本的中國饕餮盛宴,也就要開始了。
也許並非巧合的是,2015年也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5周年之際,按照當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條款,中國在2015年之後,要取消幾乎所有的保護性政策,並允許外資進入中國幾乎所有行業,包括目前國家控製的金融、證券、基金、礦業、交通等。
對於有著無限資本創造特權的美國來說,這是一個誘人的時刻。一旦金融洗劫中國得以成功,核心資本充足的美國金融機構,將可以利用龐大的海外美元資產,以及CDS這個金融核武器,在短時間裏,成倍地放大美國的資本創造能力,讓美國能夠在短時間裏,向外輸送幾乎無限量的美元資本,來一場對中國的大收購。
而此時,貨幣與資產雙重貶值的中國的各個產業,將麵臨著空前的資本饑渴。這些行業,就像歡迎解放軍進城一樣,歡迎美元資本前來中國。
當年以極低的成本,入股中國幾大商業銀行的那些美國金融機構,將有機會再次獲得中國金融企業的廉價股份。
美元資本將可以最大限度地參與中國的各個產業鏈條,從而完成美國金融資本的最終寄生,美國700多萬億美元金融資產的利潤來源問題,將有望得到徹底解決。
因為,金融控製了中國,也就等於控製了世界工廠的產業鏈條,美國人夢想的“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的藍圖,將因此而夢想成真!
12萬億美元的大蛋糕,美元資本可以放開大吃
而中國一旦發生金融危機,同時也將為美國資本帶來一場世界範圍內的大狂歡。
目前,中國的GDP年增長8%左右,美國是2%,中國的GDP大概是美國的60%。也就是說,中國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相當於兩個美國。
因此,一旦中國出現金融危機,那麼以中國經濟為中心的整個發展中世界,將一片蕭條。其他國家沒有了中國這個大市場的動力,美國金融戰略的“三角進程”就會再次釋放出巨大的威力。
在美元強勢反轉與中國經濟增長停滯的雙重打擊下,東南亞、拉美以及非洲國家,都將出現更為嚴重的資產價格的跳水。
2007年因為次貸危機而被強行打斷的美國對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大戰略,將由此而完美收官。一個美元資本全球大擴張、美國海外資產大暴漲的時代,將再次來臨。
據麥肯錫2012年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0年,全球企業將麵臨總計約12.3萬億美元的權益資本缺口,主要出現在發展中國家。權益性資本,正是美國金融機構海外擴張最喜歡的對象。比如買股票得到的就是權益性資本,而買國債,所得到的就是債務性資本。雖然表麵看來,權益性資本要承擔比債務性資本更大的風險,因為股票有可能退市而一文不值,債務即使破產也要進行清算並得到補償。但實際上,如果在低位買入權益性資本,將得到更高的回報。
美元強勢反轉與中國遭遇金融洗劫,將使這一情形更為嚴重。在其他國家麵臨資本嚴重稀缺的情形下,美國的金融核武器CDS,將再次把其資本創造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從2007年之前,CDS在高峰時期,為美國金融業創造了將近2萬億美元的資本來看,2015年之後,得到了保護與洗白的CDS,將必然會再次大放異彩,即使是按照2007年之前的規模計算,它也能夠帶來至少2萬億美元的資本大創造,可以支撐美國金融機構至少50萬億美元的資產交易。
新一輪美國海外資產的大暴漲,將隨之來臨。在中國等國家經曆失去的5年乃至10年的同時,美國的財富將迎來新一輪的暴漲。
而在中國之後,恐怕將沒有國家能夠再次挑戰美元的霸權,世界將由此進入曆史學家福山所說的“曆史的終結”時代。
對美國而言,這是一個最理想的未來圖景。而通往這幅未來圖景的道路上,最大的一個變數就是中國。美國是否如願,將取決於中國的戰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