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2日,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薑偉新透露,截至2011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麵積為32.7平方米。當年的城鎮人口規模是7億人,約占總人口的一半。按照2012年全國城鎮均價5 800元每平方米計算,居民城鎮房產的財富規模達到了132萬億元。
當然,城市土地貨幣化的過程,也帶來了分配不公的問題,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隨著土地不斷地升值,那些越早在城市土地貨幣化過程中獲得土地使用權的人,獲益越大。不過,這是另外一個領域的問題,需要從分配製度上加以解決。它不應該成為否認城市土地貨幣化的理由。
而從全球競爭的角度而言,包括土地貨幣化在內的中國所有經濟要素的貨幣化,是中國經濟壯大的必然之路。
如果中國土地不貨幣化,它的真實價值就會被嚴重低估。這會導致什麼後果?如果中國是個完全封閉的國家,與世界沒有任何往來的話,那我們可以說,低估就低估了吧,反正肉是爛在了自家的鍋裏,外人占不了便宜。
然而現實卻是中國的經濟開放程度在世界上是最靠前的,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一半份額,是外資所有的。可見,土地作為經濟要素之一,已經非常深入地參與了中國的對外經濟往來,但是,這部分應該體現的價值,卻被低估了,外資到中國來設工廠,土地租金就太便宜了。
而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中國經濟在2015年之後,將走向完全開放,包括房地產業。屆時,如果中國的土地財富仍然被嚴重低估的話,將意味著中國財富的無償對外輸送,這將是對中國財富最慘烈的掠奪。
這一點,不妨想象一下,如果羅頓發展是外國公司的話,那麼,這土地升值所帶來的9倍的財富,將全被外資拿走。
還有另外半個中國的財富沒被激活
在北京北五環外,有個公園叫望京公園。這裏原來的名字叫作“大望京村”。2009年,作為北京市城鄉一體化的試點,大望京村的拆遷補償總額高達50億,村裏1 700戶,大都獲得了一筆可觀的拆遷補償。
村民都變成了富翁,現在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房、有車。農民一下子獲得了上百萬的補償金,寶馬當黑車來拉客。27歲的王振宇,家裏幾十間房換來千餘萬補償款,除了購置數套商品房,此外還有寶馬和奧迪車。
“現在我們村掃馬路的都開著高級車去。”一位村民很得意地說。
2010年10月,中央電視台播放了一條調查新聞,探秘一群特殊的富裕農民群體。他們都位於大城市的邊緣地帶,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邊緣。由於靠近城市,他們的宅基地被貨幣化了。農民不僅分到了房子,還得到了一大筆補償金。
這些農民由於接近大城市,率先嚐到了農村宅基地貨幣化的甜頭。不過,這僅僅是中國農村城鎮化與貨幣化的一個開端。
由於曆史與製度上的原因,目前農村的貨幣化程度非常低,農民所擁有的住宅還沒有貨幣化,也就是說你不能像城市住房那樣自由買賣,當然你也不能拿你的宅基地去抵押貸款了,因為價值沒有辦法評估。這樣,農民的財富就是死的;這對農民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
伴隨城鎮化進程的穩步推進,這一局麵將有望改變。中國農村地區,將像過去10年的城市地區一樣,因為城鎮化與貨幣化,而迎來巨大的財富激活效應。
僅僅以住宅貨幣化來看,7億農村人口人均住宅麵積即使按照城鎮的同等規模、價格按照城鎮價格的一半來算,也將意味著近65萬億元的財富將被激活。這65萬億元的財富,不再是沒有名分、無法估價、更無法流動的“死水”,而是可以與中國的城鎮財富一起,參與國際競爭的“活”資產。
如果再算上農村非住宅土地的貨幣化,將帶來更大的財富盤活效應。
如果在未來10年,中國的城鎮人口比重能上升到2/3,也就是從目前的7億,上升到9.3億的話,年均社會消費額可以從目前的10萬億元,增加到20萬億元,年均20萬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可以維持20年。
而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新增投資需求6.6萬億元,能夠替代10萬億出口。同時每1%的鄉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就能使中國居民消費總額提高0.19~0.24個百分點,即每提高一個百分點能帶動居民消費總額增加1 200億元。
城鎮化的推進,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下一個社會財富大跳躍的10年,並將徹底改變中國的內外需求格局,中國的經濟發展將不再看外部臉色。這將為中國抵禦外部經濟與金融環境突然惡化的衝擊,構築一道巨大的緩衝牆。
2008年次貸危機高峰之後,中國緊急出台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教訓。中國為什麼要出台4萬億刺激計劃,因為中國貿易對外依存度,達到了GDP的60%左右,外需突然冰封,沒有這4萬億的刺激計劃,中國經濟恐怕就要硬著陸,所以雖然明知有不良後果,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上。但是這就像生病了要吃藥一樣,是藥三分毒,但不吃就要命!
反觀美國,由於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內需,因此其受到其他國家經濟與金融影響的程度是全世界最低的。
農村貨幣化的最重要條件已經具備了
與俄羅斯以私有化的方式,走的一條激進的貨幣化路線不同,中國城市土地的貨幣化,是以國有使用權出讓的方式,走的是漸進的貨幣化路線。
俄羅斯是在沒錢的時候,就大搞貨幣化。而貨幣化的錢,隻好向別人借了,所以,俄羅斯經濟貨幣化的過程,就欠了一大筆外債。很多俄羅斯人為了從貨幣化中獲得利益,偷偷地向外國人借錢。越是窮人越是難借錢,借錢的條件就越苛刻,最後借錢者以曲線方式,參與了俄羅斯經濟的貨幣化,比如簽個對賭協議,如果買來的資產,三年內不贏利10%的話,你就要把欠債轉化成股權,外資就這樣通過俄羅斯經濟的貨幣化,控製了俄羅斯的許多重要經濟領域。
俄羅斯經濟貨幣化的大便宜被外國人占了。這正是普京做俄羅斯總統之後,下重手打擊寡頭,凍結寡頭在俄羅斯資產的由來。
這些資產當中,好多已經通過債轉股等形式,乾坤大挪移,成了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人的資產了。所以,美國對俄羅斯打擊寡頭的政策,非常不滿。2012年美國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就在俄羅斯擁有很大的投資,因此,他就表示,如果自己當選,首先就要懲罰俄羅斯。
與俄羅斯不同,中國是等自己有足夠的資本,再搞貨幣化,因此,中國的貨幣化是逐步的。在1980年代初期,隻有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才用得著錢,當時的教育、住房、醫療等基本上是公費的。隨著經濟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化,上述領域大體都貨幣化了。
城市土地貨幣化的結果,使中國人的錢再一次多了。截至2012年末,中國M2(廣義貨幣)餘額達到人民幣97.42萬億元,居世界第一。從商業銀行高達20%左右的準備金來看,央行也知道貨幣超發了,所以要壓縮信貸貨幣的乘數。中國城市房價過快的上漲,其根源也就在貨幣超發裏。
不過,這也說明,農村資產貨幣化的資本條件,已經完全具備了。中國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資本,來進行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經濟貨幣化。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鎖定農業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2013年1月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幹意見》。文件提出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隻要農民持有這個證,就可以依法自主、自願地處置自己的土地並取得收益。從這點看來,確權證就相當於住房貨幣化中的房地產證了,當然宅基地就可以買賣了。
催生金融強國的良機
一個緩解房地產泡沫的新池子
過去10年,我們看到半個中國財富的激活,也就是城市住房貨幣化的資金,主要是來自中國製造業大國的貿易順差以及外來的直接投資。
這個部分的體現,就是中國外彙儲備的增長。2000年1月,中國外彙儲備是1 561億美元;2013年1月,中國的外彙儲備大概是3.31萬億美元,13年增長了20倍。20多萬億資金,激活了130多萬億的城市居民財富。
按照發改委專家的預計,中國城鎮化10年要投入40萬億的人民幣。這不是一筆小錢。很顯然,中國外彙儲備的高速度增長時期已經不可能再有了,也不能再有了,因為外彙儲備增長,與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既然外彙儲備不能高速度增長,以外儲來創造基礎貨幣的局麵,自然也就不能持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