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起碼可以在作文上額外再拉開同班同學5~1分。
5~1分對於總分75分的高考來不算什麼;但是開局利好帶來的好心情,卻是很有價值。整場語文考試,林風靠著作文題的和脾胃,靠著一個思想創新者對死記硬背八股黨的心理優勢,答題猶如行雲流水,揮比平常任何一次語文模擬考的時候都還好一些。
兩個多時倏忽而過,到了散場的時候,很多考生還在那裏怨念“今年的作文題真是不按套路出牌”雲雲。然而除了林風,沒有人知道這僅僅是這一年高考卷子不按套路出牌的開胃菜而已。
……
下午,那張讓後世傳了十幾年的“史上最難數學卷”出現了。
這張數學卷有多難,根本不需要去費勁地解釋,隻要從後世統計的曆年分數線就可以看出來——從1年到18年,刨除17年這個特例之外,其餘年份西大大學在西大省內的分數線都在6~64分之間。而唯獨17年,這個分數線被砍到了57分——足足比其他年份低了7分。
語文作文題的劍走偏鋒,理科綜合卷的略微加難,或許都為這個分數線的走低各自貢獻了1分的分差,而剩下的5分,就全部是數學卷貢獻的了。
一張能夠讓全體學生平均分下降5分的數學卷,難度也就沒必要贅述了。
據有學生考得冷汗直冒,最後情緒失控用鋼筆紮穿桌麵,大吼一聲“特麼的老子明年再來過!明年又是一條好漢!”後衝出考場。也有人考完試跳樓的,各種亂象不一而足。
林風所在的考場裏,早上考語文的時候,人人都直接埋頭就做,隻有林風一個淡定地先翻翻卷子。
而數學開考後不到1分鍾,就隻剩林風一個人在淡定地做題了。教室裏其他所有人都開始瘋狂的翻卷子。“嘩啦嘩啦”地紙響聲,如同錢塘潮水,滔滔不絕。連不懂數學的監考老師,都明顯看出問題了。
有些人從頭翻到尾,一道題目都不會做,能不翻卷子麼?能不細細搜索,試圖僥幸找出一兩道做得出的麼?
一張滿分15分、平均分5分的數學卷,在有學霸撐場子的情況下,學渣最多也就~分了,而這其中選擇題就有6分,理論上四蒙一按概率也能蒙到15分,所以~分就幾乎可以算是什麼都不會、全靠大題目亂寫點步驟、最後蒙一點過程分了。
林風能夠淡定做題,倒也不是他都會,而是他有心理準備。他穿越後唯一一條記下來的“曆史信息”,就是告訴自己“17年數學難”。所以,今看到這種難的時候,他才不會慌了手腳、亂了方寸。
細細一看,以錢塘二中理科生的平均水平,這份卷子還是有一些題目能做的。隻不過平時模擬考1~1水平的人,此刻估計也要降到8~9。
把能夠做的題目都做了,林風不慌不忙開始啃最後幾道看上去難得匪夷所思的壓軸大題。
心態一靜,加上林風穿越時被洗掉的那部分知識隻是“曆史知識”,而不包括思維和見識,靜心揣摩之後,林風就看出端倪來了。
所謂17年數學卷很難,“題題精彩”,倒也不是純粹的難度係數高、或者範圍綱嚴重。
這種難,是一種有理有節的難。難在它頗能散,同時又對綱部分定義嚴密——有些解題法則,不是高中數學要學的,但是隻要用到了,考卷上會直接給你定義好,然後讓你直接利用這個知識解題。
換句話,這裏頭有幾分考驗人火線學習、現學現用能力的意思。對於那些腦子比別人笨一些、平時靠題海戰術多做來獲取優勢、但是學習度比別人慢的學生來,這樣的大題簡直就是一個災難。
但是對於那些腦子靈活聰明,無論學什麼初學都特別快上手、但是不易精深的學生來,這樣的考試就有好處。
因為這種題目廢掉了應試者靠勤奮提前準備的可能性。再勤奮的人,麵對這張卷子也不得不廢掉自己的囤積優勢——隻要你歸納不懂最後出題人定義的解題法則,平時學得再好也是白瞎。
想明白這一點的時候,林風有一種獸血沸騰的快感,這就是他想要的人生。或許他不是學霸,在知識囤積的“裏程”上不如別人;但是讓他和別人比拚從零開始重新學習的“加度”,他從來沒有怵過。
上輩子作為學渣考砸的經曆,這輩子一定要彌補回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