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轉變觀念,提高素質
在整個審計過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後,審計人員必須時刻樹立風險意識,增強自我的風險責任感。隻有這樣,審計人員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種風險,對審計風險的態度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麵對,從而更積極地對待和處理審計風險,最終達到規避和減輕風險的目的。另外,風險導向審計方法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具備會計、審計等專業方麵的知識,而且還要懂得法律、市場、管理、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的知識,這對審計人員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因此,審計人員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就必須不斷地學習和“充電”,從而也加速了審計人員知識結構的更新,使其素質得到提高。
三、提高審計信息化程度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中分析性程序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輔助審計軟件的使用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西方發達國家大量運用分析性程序的條件是輔助審計程序的開發和運用,它可以直接對數據庫進行加工分析,依據軟件模型自行處理數據,使運用分析性測試程序成為節約成本的重要手段。另外,采用審計軟件使統計抽樣的樣本更具代表性,審計抽樣風險可控,為風險導向審計提供了技術支持。
四、推進了審計工作的製度化、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
審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審計人員擁有豐富的審計知識和審計經驗。但是每個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和經驗閱曆都存在差異,他們所采用的審計方法也各有不同,這勢必會影響到審計結構的一致性和正確性。所以,有必要在審計工作中製定一套有章可循的方法。風險導向審計就是有一套比較標準和規範的審計程序的方法,有了這個程序,審計人員就有了明確的審查線索和統一的評價標準,從而減少了不同審計人員對同一個被審計單位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從而推進了審計工作的製度化、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
風險導向審計是現代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以風險為導向,以控製為主線,以企業治理為目標的現代內部審計理念日益被越來越多的內部審計人員所認同。企業將認真總結國內外內部審計的發展經驗和內在規律,進一步探索以“風險為導向、控製為主線、治理為核心、發展為目標”的審計模式,努力推動內部審計事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卓繼民.《現代企業風險管理審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
[2]胡克瑾.《IT審計:全麵控製信息係統的風險》,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年
(作者單位: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