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唐萬裏的話之後,包拯連連點頭:“唐萬裏說的沒錯,前幾天廂兵的指揮使遊丹還來拜訪,說朝廷規定的硯台已經快備好了,等坐完後期的一些處理,就可以護送進京了。”
包拯這麼說完,花郎也就更明白了,宋朝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都是文官關著武官的,那遊丹就算是廂兵的指揮使,在端州地界卻也必須聽包拯的調遣;而遊丹的廂兵負責挖掘硯石等等的一些勞役,而包拯則負責驗收,以及護送進京。
至於民間的硯台比賽,則是為了發掘民間好的硯台。
而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後,花郎才發現以前的端州知州想要私吞貢硯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情,他可以把朝廷要的貢品硯台數多報一些,也可以跟廂兵的指揮使等人狼狽為奸,反正隻要想從中撈一筆,絕對是可以的。
當然,端州知州辦這事容易,那廂兵的指揮使就更容易了,挖出硯石之後藏起來不報,就是端州知州也無可奈何。
花郎轉頭望了一眼包拯,不知道包拯知不知道這些事情,如果他知道了又該如何辦才好?
唐萬裏見大家都沒有話,於是連忙打破沉寂,問道:“不知包大人和花公子意下如何,是否肯參加硯台比賽?”
對於民間硯台的進貢,是無法和專門的端州貢硯相比的,所以包拯不甚在乎,他望了一眼花郎,花郎則淡笑道:“去看看也不錯,也算是與民同樂嘛!”
聽了花郎這話,包拯狡黠的笑了笑,然後對唐萬裏說道:“好,花兄弟都這麼說了,到時我們一定去!”
唐萬裏的任務完成,頓時欣喜不已,樂顛顛的離開了州衙。
而唐萬裏離開之後,包拯突然一臉嚴肅的望著花郎說道:“花兄弟若真想管這硯台一事,就請花兄弟也幫我一個忙,如何?”
看包拯的樣子,花郎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掉進了一個陷阱似的,可如今包拯都這樣說了,他花郎還能怎樣,於是連忙說道:“包兄客氣,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直言就是。”
包拯好像等的就是這麼一個機會,於是連忙說道:“剛才唐萬裏說的花兄弟想必已經明白,而花兄弟既然已經明白,就應該很清楚,端州的貢硯是很容易流失的!”
聽完包拯這話,花郎覺得這個包拯可真是心思縝密,遠比他想象中的要聰明的多。
花郎點點頭:“的確如此,隻是不知包兄為何要跟我說這些?”
包拯歎息一聲,道:“遊丹送來的貢硯賬目我已經看過了,其中有不少的出入,我覺得有必要查一查。”
有出入是一定的,隻是花郎不明白,包拯隻看賬目,怎麼就知道硯台有出入呢,難道他曾經偷偷的去過哪些挖硯石的山溝裏,知道他們確切挖出了多少硯石?
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離的這麼近,包拯若是做了什麼大事,花郎是一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