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中的外部性)
美國加州有個地方叫多倫斯,這裏到處都是平房和棕櫚樹,為了減少汙染,這裏甚至連除草機和加油泵都受到嚴格管製,但美孚(Mobil)石油公司每天卻能夠排放900磅有毒瓦斯氣,當地人為什麼沒有提出抗議呢?
人類汙染的曆史和人類文明的曆史一樣久遠。隨著經濟的發展,汙染問題越發嚴重,人們不禁要問:我們一定要弄髒自己的家園嗎?
奎河就是個下水道,水黑得跟你的包一樣。
——安徽宿州市楊莊鄉村民
嘉年華的大嗓門
環球嘉年華源於古埃及的慶祝活動,今天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巡回式移動遊樂場,遊人們在震耳欲聾的搖滾樂聲中享受著驚險刺激的大型遊戲。
然而2004年,北京環球嘉年華的“大嗓門”卻讓周圍居民夜不能寐。石景山區城建職工住宅院裏的劉繼春說,嘉年華每天發出的強勁音樂令他們一家心驚肉跳,夜晚遊客的尖聲驚叫更讓他難以入睡。
顯然,嘉年華的做法妨礙了周圍居民的生活,這38戶近200名經曆了“心驚肉跳”的居民實在無法忍耐嘉年華的噪聲,終於聯合起來,開始同環球嘉年華北京投資有限公司進行談判。
談判進行得異常艱苦。區政府、環保局、信訪辦、老山街道居委會、雕塑公園、居民代表以及嘉年華都參加了這項曠日持久的談判,最終的結果是:按照《國家賠償法》,嘉年華給每戶每月60元補助,兩個半月共計150元的適度補償。嘉年華帶來的汙染能夠明顯地感到,因此人們也能夠提出賠償的要求,盡管150元並不足以補償睡眠,但至少會讓嘉年華將這些社會成本考慮在內。
在現代經濟學理論中,嘉年華給周圍居民帶來的這種負麵影響被稱作“外部性”,它表示一個經濟主體的活動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
最先提出這個問題的是20世紀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經濟學家阿瑟·塞西爾·庇古(Arthur Cecil Pigou),30歲時年輕的庇古接任他的老師馬歇爾出任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他不僅創立了福利經濟學,成為一代大師,而且開創了研究市場失靈問題的先河。
20世紀初的一天,列車在綠草如茵的英格蘭大地上飛馳,車上坐著英國經濟學家庇古,他發現列車在田間經過,機車噴出的火花飛到麥穗上,給農民造成了損失,但鐵路公司並不用向農民賠償,於是他開始了思考,最後將這種市場經濟無力解決的問題稱為“外部性問題”。
按照經濟學的解釋,“外部性”是指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生產者或者消費者的活動對其他生產者或消費者帶來的非市場性影響。當然,外部性也有好有壞,比如,養蜂人的蜜蜂為蘋果花進行授粉,而果園主以花蜜的形式向養蜂人的蜜蜂提供了食物,人們稱之為好的外部性,再比如,公園旁的居民能夠獲得免費的“景觀”就是好的外部性,而公路旁的居民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痛苦,這就是壞的外部性。
有時外部性還有些意想不到的好處。1971年,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勒和阿爾欽同遊日本。他們在高速列車上想起了庇古當年的感慨,於是好奇地詢問列車員,鐵路附近的農田是否受到列車的損害而減產,列車員的回答著實令人吃了一驚,恰恰相反,飛速駛過的列車把吃稻穀的飛鳥嚇走了,農民反而收益,當然鐵路公司也不能向農民收“趕鳥費”。可是,好的外部性常常被人淡忘,人們記住的常常是那些不好的。
在庇古所處的時代,人們還沒有認識到產權的概念,隻是從習慣的角度出發認為,造成某種損害的一方應受指責,他們要麼通過有效手段減少影響,要麼賠償損失。比如,假定有一工廠排放的煙塵汙染了周圍5戶居民晾曬的衣服,每戶由此受損。現在有兩個解決方法:
方案一:工廠花150元給工廠煙囪安裝除塵器;
方案二:給每一戶買1台值50元的烘幹機,5戶共需250元。
如果在市場機製的作用下,工廠或居民都會自動采取150元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這樣最節省,但如果除塵器的價格是1000元,那麼企業就會選擇方案二,而嘉年華一定也曾經考慮過這兩個補償方案,肯定是因為消除噪聲設備十分昂貴才會選擇給居民進行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