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這樣直觀地理解,因為甲和乙可以通過自願協商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大化,交易雙方就可以通過自願協商實現外部性的內部化,並且交易成本為零就是說居民和嘉年華的談判沒有成本,那麼最終的補償結果將不需要政府的幹預和調節,因此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庇古稅”沒有存在的必要。
斯蒂格勒將科斯的思想,總結歸納為科斯定理:隻要明確地規定法定所有權,並且可以自由交換,若果所有權的交易成本為零,那麼,不論所有權在開始如何分配,市場機製所導致的均衡狀態符合最有效率狀態。
科斯定理最大的貢獻在於改變了人們的慣性思維。
人們總是認為,應該對造成損害的一方進行處罰,然而,事實上,每一方都可以采取措施。科斯定理認為,外部影響之所以導致資源配置失當是由於產權不明確,如果產權明確,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響就不會發生。比如,農民可以停止在鐵軌邊種植和堆積農作物,而鐵路部門也可以裝置防火星設施或減少火車出車次數。如果農民有權指揮鐵路部門,直到不濺火星才允許鐵路通車,那麼,火星就幾乎不會引起什麼火災損失。反過來,如果鐵路部門不受懲罰地營運,那麼,就會引起大量的火災損失。
但交易成本卻是我們無法回避的,就如同任何一項交易都需要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一樣,外部性的交易更是如此,為了使雙方都能接受最終的結果,必然會產生高昂的交易成本,甚至導致交易無法完成。事實上,如果交易成本高昂,即使產權明確,市場仍無法解決外部性問題。
農民有權保護自己的莊稼,因此鐵路為了運營必須克服火星帶來的危害,顯然鐵路部門如果不濺出火星將承擔更大的損失,那麼,農民向鐵路部門出售濺出火星的權力會使雙方得益。同樣,在嘉年華的例子中,因為這樣的公關環境並沒有明確的產權劃分,因此必須通過談判的方式進行。而嘉年華的經營者麵臨的選擇是:要麼關閉嘉年華遊樂場,要麼給與周圍居民補償,當獲得的收益小於補償給居民的損失時,營業就會停止,而居民們相當於出售了自己被損害的權利。
科斯進一步認為,如果明晰了產權且交易成本為零,產權無論給誰,資源配置都會在同一點達到均衡,如果交易成本為正,不同的產權界定會產生不同的資源配置。在美國加州有個叫多倫斯的地方,這裏到處都是平房和棕櫚樹。為了減少汙染,甚至連當地人使用的除草機和加油泵都受到嚴格管製,但美孚(Mobil)石油公司每天卻能夠排放900磅有毒瓦斯氣,當地人為什麼沒有提出抗議呢?事實上,在美孚公司到來之前,通用汽車公司曾經在這裏設立了一個工廠,他們排放的汙染要比美孚煉油廠多得多,而通用公司1985年關閉這家工廠時,它在向政府出售財產的時候,也出售了它的“排放許可證”,美孚的煉油廠當時以3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這張“許可證”,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效地減少了汙染的排放。
多倫斯的居民掌握有被汙染的權力,因而他們能夠以3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孚石油公司,並願意被汙染。同樣的,如果石景山區的居民們掌握了甘願被噪聲損害的權力,那麼這場和嘉年華的談判就要重新開始了。
科斯真正偉大的地方在於,他提出的的觀點改變了人們的認識習慣,如果科斯定理對“庇古稅”的質疑引發了人們對傳統習慣的否定,那麼科斯對產權的闡述則更加改變了人們觀察問題的視角。科斯定理說明,市場失靈並不是政府幹預的充要條件,同時政府幹預也不是治理市場失靈問題的唯一辦法,“庇古稅”隻是政府解決市場失靈的具體措施之一,而更重要的是,科斯定理告訴人們產權明晰的重要意義以及製度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
當然,科斯定理並不是完全否定庇古的理論,而是從新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立場上對庇古理論進行的揚棄,從而使人們對市場在解決外部性問題時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