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伸向蛋糕的魔爪 (1)(3 / 3)

能否實現全體社會的最優呢?帕累托用數學方法對此作了邏輯嚴密的描述:如果可以找到一種資源配置方法,在其他人的境況沒有變壞的情況下使一些人的境況變得好一些,那麼這就是帕累托改進,如果不存在任何改進了,那就是帕累托最優。

那麼,現實中如何才能達到最優呢?經濟學家往往會搬出這個例子,比如保羅擁有一套城區的房子,交通方便但比較喧鬧,而彼得擁有一套郊區的房子,風景不錯但交通不便,如果雙方交換一下,那麼大家都能夠獲得滿意,因此這樣的交換能夠使雙方都獲得好處而不損害他人的利益,這樣的交換就是帕累托改進。

帕累托改進的核心在於,它能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改進人們的處境。事實上,帕累托改進隻有在理想條件下才能實現。有時候,人們提出的即便隻是一個微小的改進方案,實現起來都是異常困難。

航空公司總是希望上座率越多越好,然而他們也知道肯定會有一小部分旅客常常定了機票卻會臨時取消航程,於是航空公司嚐試超額售票製度,希望能夠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他們的做法是,在一個合理估計的基礎上,讓售票量大於航班實際座位數。但這樣的改進措施會帶來一個問題,如果辦理登記手續的乘客多於座位數,那麼就必須確定究竟取消誰的座位。

理論上說,這並不是一個帕累托改進,可是航空公司還是願意通過補償的方式進行改進,因為如果飛機被迫帶著空座位飛行,而恰巧急於出發的旅客也願意購買這樣的座位,結果航空公司和急於出發的旅客都能受益。

航空公司首先嚐試了最簡單的做法,僅僅取消最後到達機場的乘客,安排他們乘坐後麵的班機,那些倒黴的乘客也不會因航程取消而獲得補償,但這樣的做法很快帶來了一個副產品,登機的過程演變成令人緊張的“登機比賽”,人人都擔心會被取消航程。韓國經濟學家鄭甲泳就親身經曆過這樣一個例子,當他準備從洛杉磯機場飛往芝加哥時,由於辦理登機手續的人數超過預約登記的人數,鄭甲泳隻能改簽晚一班飛機,此時機場的廣播為我們揭曉了答案:“各位旅客,很遺憾實際登機人數超出了預約登機人數,請幾位乘客轉到下一趟班機,如果您能轉程兩個小時後起飛的班機,我們將給予80美元的補償,如果您能轉乘今晚起飛的班機,我們將給予150美元的補償……”這裏,乘客排隊的時間可以用美元來衡量了。

經濟學家們又進一步提出了改進方案。1968年,美國經濟學家尤利安·西蒙提出了一種“超額售票術”的方案,航空公司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於,在售票的同時交給顧客一個信封和一份投標書,讓顧客填寫他們能夠接受的最低賠款金額,這樣一旦出現超載,公司可以選擇其中數目最低的旅客給予現金補償,並優先給予下一班飛機的機票。實際上,這個方案的確有助於帕累托改進,那些對於時間要求不高的乘客得到了補償,而航空公司也樂於接受這樣的安排,他們能夠實現飛機滿員飛行。盡管費盡周折,但社會效率總算得到了改善。

可有的時候,帕累托改進根本無法進行,比如下麵的水桶問題:

水桶、登機和醫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配置資源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人們排隊等候,也就是先到先得,這種排隊方式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讓我們想象這樣一種情形,幾個人拎著水桶在一個水龍頭前麵排隊打水,水桶有大有小,他們怎樣排隊,才能使得總的排隊時間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