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伸向蛋糕的魔爪 (2)(1 / 3)

幾乎不用思考,常識就告訴了我們,大桶接水的時間較長,小桶接水的時間較短,因此排隊打水的最優方案是:人們按照水桶的大小,從小到大排隊。這樣安排,花在排隊上麵的總的時間將最短。

因為目標是節省總的排隊時間,因此我們認為這樣的方案能夠達到最優。可你覺得這樣的方案能實現嗎?讓大桶者換到後麵去,雖然許多人能從中獲益,但是大桶者本人排隊的時間變長了,盡管這樣的改進能夠使全體總的排隊時間縮短,並且即使大桶者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以個人的損失帶來集體的有效率,這樣的做法不滿足帕累托最優,況且也是無法實現的。

這樣的做法在提高效率的時候卻忽略了公平,因為它與我們熟悉的“先到先得”的原則相衝突了。況且在理性人的前提下,盡管總體效率會改善,但是有人會受到損失,因此這樣的帕累托改善是無法實現的。

“先到先得”的原則暗合了人們對公平的追求,但是,如果有人說,他願意花錢購買排在前麵的權利,這樣做可以嗎?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拷問著我們每個人。

這一次,我們又陷入了公平和效率的深淵,更難過的是,這似乎正在觸碰我們那根脆弱的道德底線。

人們真的提出了用錢排隊的方案。2008年5月,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推出了一項名為“業務辦理加急”的服務項目,花50元加急費就可在VIP快速通道享受快捷服務,從而縮短排隊等候時間。一時間,質疑聲如潮水般湧來,中國銀行不得不出麵澄清。

如果我們把排隊的話題擴展到社會其他領域,事實上花錢排隊的現象隨處可見。但人們似乎很少質疑:憑什麼最高水平的醫生都去給明星們做美容、抽脂手術,而窮人們隻能在醫院裏等待?憑什麼交了錢的司機就能從快速通道通過,而不必在普通道路上飽受煎熬?

事實上,如果我們實施了嚴格的公平,可能帶來的問題會更多。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利,因此人們在醫療問題上總是堅持公平的原則,人們往往傾向於排隊提供的公平醫療。在英國,所有的醫院都需要排隊,但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問題,低收入者往往更願意等候,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因此很多醫院都出現了不成比例的醫療服務份額,最終帶來整個醫療體係的低效率和資源浪費。

在公平與效率的矛盾中,更加嚴重的問題是,提大水桶的人不願意到後麵去,但卻有提小水桶的人總是違反規則到前麵去。比如下麵的騙子司機。

違章司機

一個人在不被別人看到的時候會做出怎樣的行為呢?違章司機的行為或許是最好的答案。

在北京開車上下班的讀者大多會有這樣的回憶,在通過三環主路到輔路的出口時,一條車道是通往出口的,旁邊的車道是三環直行的車道,在上下班的高峰時間,要想順利通過出口要排十分鍾的隊。但這時,會有將近20%的司機剛開始假裝要繼續在三環主路直行,然後在最後關頭突然粗魯地(這是非法的)直接插到通向出口的車道,結果呢?老老實實排隊的那些司機至少要多等30秒鍾,而罪魁禍首就是那些違章司機。每個人都知道騙子司機的做法能夠縮短自己通過出口的時間,但其他司機並不全是旁觀者,漸漸地更多的司機加入了違章的行列,這時候所有司機通過出口的時間將大大延長。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你不需要為你的行為後果擔負長時間的責任,想象一下,如果在上麵的路口有警察在維持秩序的時候,會怎麼樣呢?每個司機心裏都清楚,違章司機被抓住的概率非常小,可對那些老實的司機來說,這是對心靈最好的安慰。在道德標準和經濟學的交叉點上,討論這些問題是不是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