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虛實篇(3)(2 / 2)

運貨員隨機應變的這一招“強買”,卻給凱瑟琳公司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此後,消費者都十分信賴這家公司的麵包。半年之後,麵包的銷售量就增加了5倍多,凱瑟琳公司也從一個家庭式的小麵包公司發展成現代化大企業。

【商人活用之一】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水順勢而走,人也當順勢而變。適者生存,當企業困厄之時,當以變求存,墨守成規者終將被市場無情地淘汰。窮則思變,變則通。

水無常形

市場風雲莫測,瞬息萬變,做生意,當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因勢利導,善於權變,企業家不僅能重振企業雄風,還能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利。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唯有善變,方能適者生存,在逆境在求得順水,在惡運中求得生存,在因厄中求得生機。

美國履帶公司以其生產的土木工程農業用重型機動車而聞名世界,六、七十年代是該公司的發展黃金期。1978年,履帶公司的產值突破了60億美元;到1981年,這個數值又被改寫為90億美元。然而,1982年世界經濟全麵衰退,使重型專業車輛市場頓轉萎縮,履帶公司銷售額頓減。1983年,該公司出現了收入赤字;1984年,公司淨虧損4.3億美元。1985年2月,唐納德·費特斯出任履帶公司總裁,並許諾:在第一年就要使公司的利潤字由紅轉黑。費特斯對公司進行了戰略性的變革,他把公司的部分生產貿易業務轉到海外,這是在美元堅挺之勢下采取的權變之術。費特斯又投入6億美元,對工廠進行現代化改造,使所有生產環節盡可能多地使用自動化技術,盡量減少人工幹預,這項措施使公司從日趨複雜的勞資矛盾中徹底脫身。美國工會組織對此甚為不滿。1985年,公司盈利2億美元;1988年,盈利迅速上升到6.17億美元。費特斯實踐了諾言,履帶公司由此開始了第二次騰飛,可見變則通,通則達。企業家萬萬不可呆板、呆滯、墨守成規,而應培養迅速應變的能力。

被譽為“世界拉鏈大王”的吉田忠雄於1934年創建了日本吉田工業公司。二十多年中,吉田公司進展堪稱突飛猛進,其拉鏈總產量占世界的35%。可到20世紀80年代,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吉田公司的產品出現了嚴重滯銷。怎樣變才能求發展?吉田忠雄做出了一項重大決策:不斷挖掘需求,不斷推出新產品。惟有順應人們需求的變化,方能在市場上立足。吉田認為拉鏈的用途不能隻限於服裝和行李,要開拓人們尚未認識到的處女地。他把拉鏈推到了生活的各個角落:帳篷的拚裝,漁網的連拉,各式拉鏈封口……拉鏈世界中耐酸的,抗火的,透風的,密封的;長、寬、厚、薄,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吉田忠雄對拉鏈世界的變革,激起了人們的消費欲望,拉鏈市場的潛力被開掘出來了。吉田以其變革反敗為勝。吉田的成功還在於他的遠見,搶先看到了拉鏈市場前景的光明,先人一步求新求彎。應變,在於速;唯有先發製人,才有意義,才能獲得發展。若是跑在別人身後,亦步亦趨,則複興難矣。

50年代,是戰後經濟複蘇的年代,百廢待興,為企業帶來了發展的契機。1957年,由美國金屬公司與克利馬克斯鉬公司合並成的美國金屬克利馬克斯(簡稱AMAM公司)正式成立了。

正當AMAM公司蒸蒸日上,準備大幹一場之際,一場危機出人意料地降臨了。美國大陸上掀起了一股環保熱潮,AMAM公司決定開采一個鉬礦的計劃遭到了鉬礦所在市全市居民的抵製。該項工程拖而不決,白白消耗了AMAM公司大量財力,AMAM公司錯過了發展契機,陷入了僵局。為擺脫危機的不利影響,新總裁艾倫·伯爾恩上任了。伯爾恩分析了公司的現狀,認為公司的利潤來自五方麵:鉬、鋁、煤、石油和天然氣,其中後四種產品市場穩定,價格市場信息有升,而鉬的市場需求正不斷萎縮,價格持續下滑。基於對市場信息的分析,伯爾恩及時采取了應變措施。他當即決定壓縮鉬礦開采規模,封閉了一個大鉬礦,裁減了4000員工。同時,他把節省下來的資金轉而用在金礦等其他產業的開發和開采上,進行了內部產業結構大調整。伯爾恩創造了奇跡,在連續數年虧損後,AMAM公司在1987年盈利1.46億美元,1988年盈利7.41億美元。由上例可以看出,伯爾恩的應變,是基於對市場信息及企業狀況的基礎分析而做出的決定。惟有知己知彼,方能正確應變。

【商人活用之二】市場千變萬化,充滿著不確定性。市場大潮浩浩蕩蕩,順者昌,逆者亡。處於逆境中的企業家,更應應思考如何順應潮流以求複興。應變不是投機欺詐,而是根據理性的預測做出的決策。投機者是成不了企業家的。企業家於危難時際的應變,是基於德能、才能及各方麵的綜合素質,沒有修養的根基,何來臨時的應變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