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用間篇(2)(2 / 3)

“敝公司完全徹底地領受了昭和電工的技術。”哈爾昆公司的技術部長塞夫阿離開日本時,在羽田機場丟下這樣一句話揚長而去。

也就是說,哈爾昆公司與昭和電工攜手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弄清昭和電工的技術潛力。而昭和電工是在哈爾昆公司申請專利之前就進行這項研究,並取得成果的:昭和電工已經取得了在含堿的金屬氧化物觸媒上,使丙烯、氧和過氧化物氣體等原料接觸製取氧化丙烯的專利。可惜後來中止了進一步開發研究,真是追悔莫及。

【商人活用】哈爾昆公司的策略,使人們得到了教訓,受到了啟發。在企業間你死我活的競爭中,要善於利用對方的潛力,吸收、消化對手企業的技術,使自己獲得成功。這是一種戰略,但在製定戰略之前,首先要根據對專利情報的分析,確定合適的協作對象。

在本案例中,昭和電力在開發技術過程中,對已取得的技術成果未能正確評價,於是中斷了開發研究,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所以,在研究公開的專利情報時,如發現半途中止的發明要特別留意,因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許正是一項很有發展前途的重大發明。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

多元信息

孫子的“五間俱起,莫知其道”,在現代商戰中也得到了廣泛運用。例如通過同鄉、同學、親友關係從對方公司員工的口中獲得情報(生間、內間);派自己公司的員工到對方公司上班,擔任刺探情報的工作(生間);發現競爭對手派人來臥底,收買後為我所用,傳送假情報回去(反間);故意令我方派去的間諜暴露身份,並讓他彙露假情報,以誤導對方(死間)。

情報活動一向以詭譎多變、花樣百出,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其實在多數情況下,它並不像偵探電影那樣扣人心弦,而是需要人們長時間艱苦乏味的案頭勞動,需要開動腦筋,發揮人們的智慧。它在平時,往往以公開合法的方式出現。比如,西方的大公司為了壓倒競爭對手,一方麵以最快的速度加緊研製新產品,另一方麵不惜耗費巨資在世界各地從事工商情報活動,不擇手段地竊取和探聽到別人的技術機密。他們欲了解某地區的產品銷售情況,就在那裏委聘有關單位或個人進行專項調查。有時這種普通的情報搜集方式不能滿足需要,也盡量爭取采用其他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在世界著名的法國巴黎時裝展示會上,會議保衛人員奉命特別仔細觀察那些衣冠楚楚的觀眾和記者,因為他們中間很可能混有受人雇傭的工業間諜,或是用鋼筆照機偷拍。幾周之後,一些式樣相同的仿製品便會出現在服裝廠的車間裏,它們甚至比設計師本人的真產品更早進入市場。在這種間諜活動中,並非像“鄉間”那樣運用本鄉本土之人為間諜,但司空見慣的記者在麻痹人們的防諜心理上,所起到作用卻是相同的。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寓巧妙的用間手段於平常無奇的形式之中,更能保證情報活動的成功,也更令對手防不勝防。

一條腿的代價

一位德國經理的汽車不小心斷了一日本人的右腿。這隻是一起意外的交通事故。那名德國經理多次去醫院探望被壓腿的日本人,看到日本人靠一條腿行走不便,就說:“你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給我一個工作吧,我願意到你的工廠當門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