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東南地區的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陽、秀山,在地理上屬於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曆史上屬於一個大的文化區,其文化麵貌相對較接近。這一地區,西北連長江,南界黔東北,東鄰湘西北,東北與鄂西南接壤,具有重要的區位優勢,是古代溝通重慶、貴州、湖南、湖北的重要交通通道。其境內主要屬於烏江水係。
烏江,曆史上又稱巴江、延江、黔江、涪水、涪陵江,是長江三峽地區川江流域南麵最大的支流,自古以來就發揮著重要的交通作用,是渝東南地區交通的生命線。早在戰國時期,秦國攻打楚國就是沿著這條線上溯行進的。《華陽國誌》載:
涪陵郡,巴之南郡,從枳南入,溯舟涪水,本為楚商於之地,秦將司馬錯由之取楚商於地為黔中郡。
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船舶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
曆史上,烏江通道一直是進兵、轉輸食鹽、茶葉、山貨等物資的交通要道。現在,我們就從這條道路的末端出發,去看看昔日的鹽巴沿途留下的痕跡。
由現涪陵長江邊的烏江口上行,可以看到沿岸山勢高聳,江水湍急,不少地方幾無人煙。烏江進入武隆縣境後,在沿江的公路邊,有一處順江排列的古鎮。古鎮不大,也就一條小街,背靠大山,把山腳的一小塊狹長形平地塞得滿滿當當。這個古鎮就是白馬鎮。白馬鎮夾在大山裏,一眼望出去,除了腳下碧綠的烏江,頭上一塊不大的藍天外,就是兩岸的高山絕壁了。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在這個周圍幾乎沒有人煙、沒有耕地的地方,是如何形成這個小鎮的呢?查閱文獻資料,我們好不容易發現,原來,清代川鹽濟楚的時候,渝東地區的各鹽場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食鹽供不應求,經營鹽業者均獲得了大量的利潤,人們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但是,鹽鹵資源卻是有限的。對於後來者,他們很難從生產經營秩序已經形成的各鹽場插進足。正在這時,傳來了武隆白馬發現鹽鹵的消息。於是人們開始在此投資生產食鹽。然而,對於一個沒有生產經驗的鹽場來說,熬鹽工藝就顯得特別重要。他們熬出來的第一桶鹽色澤既不好,又耗費了太多的資金。於是,人們從雲安這個川東最大的鹽場請來了技術能手,經過他們對鹽灶的改造,以及傳授各種經驗技術,終於熬出了達到要求的白花花的食鹽。
白馬的鹽鹵就在鎮子對岸的烏江邊。每到枯水季節,江水下降,那些從岩石縫裏流出來的鹵水就被人們接走,運到對岸的鹽場裏熬煮。那些溢出的,則漫過江邊的石灘,被太陽一曬,隔江就能看到像覆蓋了一層白雪的石頭。但是,夏季的洪水常常淹沒鹵源,鹹鹹的鹵水融入江水後,被稀釋得一點鹽的味道都沒有了,這時候,白馬的鹽灶就全部熄了鹽煙,處在一片寂靜中了。
其實,白馬的鹽鹵早在宋代就被發現,並且那時已經得到開發。但不知道為什麼,白馬一度銷聲匿跡,失去了蹤影。白馬的再度複活,除了機緣之外,或許與那些被鹽漬白的石頭有關,或許與人們查閱文獻知道了這裏曾出產鹽鹵有關。
《輿地紀勝》卷一百七十四《涪州·景物下》稱:“白馬津,在武龍縣北三十五裏,有鹽官。”這個白馬津就是現在的白馬鎮,既置有鹽官,就必定盛產食鹽。自發現鹽泉後,這裏很快就開始大規模製鹽。“未巳已有四百餘灶,由是兩山林木芟薙,悉成童山。”因為鹽業生產的繁榮,白馬津成為當時武龍縣(現武隆)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草市鎮。在《宋會要·食貨·商稅雜錄》中就有記載。白馬由於鹽鹵量少,濃度不高,再加上受江水影響較大,導致了宋以後的一度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