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如此,國家也不例外。上個世紀的石油危機,將西方國家敲打了一下,但此後日本憑借著節能技術登上經濟領域的老二位置。與此同時,蘇聯因為油價長期低價在下降通道上越行越遠,最終將自己埋葬在國際競爭的沙場上。世紀末最後一次危機是亞洲金融危機,其結果是東南亞國家被中國甩在了後麵。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經濟總量增長了3倍,而東盟國家基本在原地踏步。
每一次危機,絕不是所有的國家同進同退,總是有的國家逆風雪前行,而另一些國家被甩落。國家之間的重新洗牌,其實是通過經濟危機來完成的。
經濟危機雖然可以類比成洗牌,但其實有著本質的區別。嚴格意義上的洗牌是一種純粹隨機的分布,沒有人在拿到牌之前能夠確知自己手氣的好壞。而任何一個人,不管他的牌技高低如何,在機率麵前都是平等的。換句話說,洗牌的結果雖然有好有壞,但其前提卻是極其平等的。
資本主義理論家也會拿洗牌類比現實的政治經濟生活,最典型的莫過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布坎南在其契約論框架中對個人位置的不確定性的證明。當然,這一思想如果還往前追溯的話,是不應該忘記另一位諾獎得主約翰?哈薩尼的。所以,丹尼斯?穆勒將他列在布坎南前麵,給人看上去有一種布坎南出自哈薩尼門下的感覺。大抵而言,這類思想家的強烈理由是主張起點公平。至於結果公不公平,那是付諸運氣與努力的,就跟賭博沒什麼區別。當然,如果謂這些人完全反對再分配,也不公平。在《民主財政論》中,布坎南曾這樣描述累進所得稅,它就好像一個賭博贏了錢的人高聲叫道:今天我請客!
按照這樣的一種洗牌觀,這些理論家將資本主義描述成一個憑借運氣與努力而獲取成功的社會,擴展至國際社會,似乎也不妨謂大家憑借運氣與努力來掙取屬於自己的麵包。理論可以很誘人,可惜現實並非如此。很有可能,在人類各個民族發展的初期,大家的起點大致還公平。但在資本主義的現實中,那種重新洗牌式的公平隻可能是理論家的囈語。現實的情況是,牌已經發好了,就看如何玩下去。
在這個牌桌上,那些發達國家已經握有一手好牌。無論怎麼玩,他們都不會輕易落到後麵去。比如,前蘇聯雖然輸了,而繼承遺產的俄羅斯終究憑借著軍火工業與石油工業仍可以混上一個不賴的生活。至於第三世界國家,都是一副很糟糕的牌。通常的情況下,牌手的技術再怎麼高超,也很難玩出個什麼名堂來。每個牌手在桌上坐定的時候,牌早已發好了,等著他的祖上留下來的資產。
在這些牌手中,一個玩家值得特別加以注意,那就是霸權國家。
由於自身競爭力上的優勢,霸權國並不懼怕別國的競爭。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現代霸權國的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由於對自身競爭力的自信,霸權國家往往是自由貿易的不遺餘力的推動者。
自由貿易是個什麼東西?自由貿易就是你情我願的交換。按照古典經濟學的理論,自由貿易可以讓交換雙方都賺得貿易贏餘,屬於一種雙贏的事情。放在全球,是對全世界人民都有利的好事情。可是,讓人不解了:為什麼霸權國家願意推進自由貿易。如果對大家都好,而霸權國如此不遺餘力地推動,難道真的霸權國家思想高尚,為著全世界人民而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