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幾天的調查和訪問,我們發現了這個地方的一個問題,就是婚姻問題。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在這幾個村子,有不少年紀不小的單身漢,有的年紀已經都很大了,仍然是孤身一人,沒有娶媳婦。帶著這些疑問,在和村民談論中問到這個情況,其實不問也可以猜到原因,很簡單,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哪個女孩願意嫁到這樣山高水遠、生活艱苦的地方來過窮日子呢?貧窮成了婚姻的阻礙。即使把老婆引進家來了,過的卻這樣艱苦的生活。實在苦得過不下來的,就跑了,甚至有小孩都不要了。
或許,我們會鄙視她們,會覺得她們這樣的離開太殘忍。但是站在她們的角度,卻不難理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愛情和麵包,她們更知道麵包對生活的重要性。所以,沒有麵包的大齡男子,注定了單身。他們沒有家庭的負擔,和父母分家後甚至就沒有家庭的概念。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鍾,日子在到處漂泊,到處打工中流逝。年紀越來越大,仍然一個人過日子。瀟灑麼?不!這不叫瀟灑!這是生活在貧窮落後的農村社會的悲哀!
想象一下,當他們年老,喪失了勞動力之後,沒有子女來為他們養老,那麼他們怎麼辦?誰來養活這些人?答案就是隻能是國家保障,農村低保。
可是,這應該算是對國家資源的無奈浪費。如果他們日子富裕結婚生子,老有所養了,那麼用來養老的這筆錢可以節約來另作他用。所以,現在的單身漢,一定程度地影射著未來資源的合理配置。隻有把農村建設富裕了,國家的未來才會有更高的起點。
(龍成丹2007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