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熱點問題篇(2)(3 / 3)

從現實情況來看,推進全球經濟治理體係改革,既要對傳統機製進行優化,更要充分、有效地發揮新的治理機製的作用,首先就是要推進G20的機製化。G20峰會不僅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產物,更反映了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化背景下全球經濟治理變革的新趨勢,標誌著全球經濟治理進入新時代。當前,需要務實探討如何進一步做實G20治理機製,比如設立秘書處和G20倡議實施委員會,探索建立G20與IMF等國際機構的協調機製等,以切實增強G20的執行力和有效性。從近期看,G20麵臨一係列需要盡快解決的議題,這可以成為2016年杭州峰會可供選擇的議題。這些議題有,G20如何從危機管理走到全球治理;如何構建一個高效、公平、全麵的國際貿易體製,有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如何利用G20平台加快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能否取得國際金融體係改革的實質性突破;亞投行在G20治理中如何發揮作用;如何在G20平台上討論後千年發展目標等。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經濟治理變革需要開放包容。新舊治理體係會經曆一個磨合甚至衝突的階段,形成新的全球經濟治理體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秉持開放包容的胸懷,尊重多樣性的存在,允許、鼓勵探索多元化的全球治理機製。且不能把個別國家的利益置於全球利益之上,搞排他性和小圈子。未來幾年,我們可以以“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銀行等新興治理機構或倡議為抓手,以雙邊、多邊、區域治理機構為重點,與聯合國等現有治理機製共同合作,加快形成有效的全球經濟治理體係。

另一方麵,中美兩國須務實打造新型大國關係。全球治理體係變革的難點,不在於如何設計方案,而在於是否能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尤其是構建分別代表著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在中美雙邊關係中,存在安全考量的因素,更有經濟考量的因素,盡管雙方在各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但合作空間也在進一步拓展。隻有中美務實打造新型大國關係,妥善管控分歧,避免戰略誤解和誤判,全球經濟治理體係才有變革的可能和動力。這要求以避免大國衝突為前提,在同步推進TPP和“一帶一路”的基礎上,務實推進中美戰略合作,爭取近期達成雙邊投資協定,中期啟動中美自貿區談判,早日啟動中美自貿區建設。【28】

2.任務上,以經濟轉型為導向推進全球經濟治理改革

全球經濟增長仍有相當大的空間,而且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新環境,這是全球經濟的現實特點。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增長潛力的釋放,客觀上需要全球經濟治理變革與世界經濟轉型的基本趨勢相適應。“一帶一路”總體思路是:以擴大自由貿易區網絡為目標、以發展服務貿易為重點、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依托,加快全球經濟治理改革,構建有效的全球經濟治理體係。重點如下:

(1)以擴大自由貿易區網絡為目標。新興經濟體要獲得有利於經濟轉型的外部環境,需要提升在全球貿易投資規則中的話語權。務實選擇是加快自由貿易區網絡建設。這是因為,新興經濟體參與自由貿易區網絡建設,客觀上很難采取與發達國家完全相同的標準。盡管全球化進程中自由貿易標準的不斷提高是客觀趨勢,但不宜在短期內明顯提高標準,甚至把提高標準作為自貿談判的約束性目標,這將超出新興經濟體承受能力,從而把它們排斥在全球化之外。以TPP為例,除了傳統貿易協定所追求的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TPP還包括對勞工、環境、知識產權等的嚴格保護,這些新規則主要依據美國市場環境和條件所設定,其內容之多、條款之嚴、門檻之高超出了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不僅不能促進新興經濟體轉型升級,而且還形成了新的貿易投資壁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會加劇全球治理的“碎片化”。且,從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現實需求出發,促進經濟轉型,擴大自貿區網絡,同樣需要合理設置標準。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重要目標就是在合理設置標準的前提下,在更大範圍內建立自貿區網絡。未來幾年,我們需要努力爭取把“一帶一路”與TPP有機融合,找到兩者的交集,盡快達成中歐、中美雙邊投資協定,並適時啟動中歐自貿區、中美自貿區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