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懶漢理財方式二——保險係列(2 / 3)

第一招:不要認為在銀行購買的產品就是銀行的理財產品。

銀郵代理保險的經營者是保險公司,隻是借用了銀行和郵政的營業網點而已。購買銀郵代理保險後真正為投保人提供各項服務的是保險公司。

第二招:確認銀郵網點及銷售人員是否具有代理資格。

根據規定,銷售保險的各代理網點,其一級分行應當取得保險兼業代理資格,並持有中國保監會頒發的《保險兼業代理許可證》;2006年10月31日以後,銷售投資連結類產品、萬能產品,以及監管機構指定的其他類產品的銀郵代理銷售人員,必須通過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取得《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證書》。

第三招:不要盲目依賴宣傳資料和銷售人員的介紹。

當確認要購買保險時,應向銷售人員索取保險條款並要認真閱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當銷售人員或宣傳資料的介紹與保險條款的內容有差異時,以保險條款為準。

第四招:要理性認識投資性產品的預期收益。

目前在市麵上推出的分紅保險、萬能險、投資連結險中,部分承諾了保底收益,部分未承諾。但無論是否承諾了保底收益,所有投資性產品的最終收益都是不確定的,其結果有時不一定像投保者購買時想象的那樣“高額”。同時,萬能險、投資連接險的收益率的計算基礎,是扣除保險費、管理費、手續費之後的現金價值,而非繳納的總保費。例如購買10000元萬能險產品,若第一年需扣除各種費用約3000元,而收益率達3%,其第一年的實際收益隻有(10000-3000)×3%=210元,而非10000×3%=300元。綜上所述,不要認為此類保險的最終收益總是大於銀行同期利率。

第五招:投資型險種宜作為長期性投資。

許多保險公司的萬能險、投資連結險的初始費用、保險費、管理費、手續費等在保險期間都將按一定比例扣除,尤其在投保初期,保險公司投入的成本高,扣除費用的比例也較大,現金價值就低;之後隨著成本降低,扣除的費用大幅下降,現金價值累積加快,再加上紅利分配,其投資功能才能體現出來,這期間往往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因此,投資型險種宜作為長期性投資,您在購買此類產品前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更要避免短期內退保。

第六招:注意銀行代理保險的實質是保險。

無論哪種保險,其核心功能都是保障,銀行、郵政代理保險也不例外。因此,不宜將銀行保險產品與銀行存款、國債進行簡單、片麵的比較,特別是不要完全把它作為銀行儲蓄的替代品。如果消費者有3至5年不需用閑錢,可以購買兩全險及投資分紅類的銀行、郵政代理產品;若不太富裕的家庭,應首先選擇健康類和意外類的保險。否則,一旦因臨時用錢需要退保時,將遭受一定金額的損失。尤其是當您在購買大額銀行、郵政代理的分紅、萬能、投資連接險時,應考慮合理分配投入比例,避免風險過於集中。

第七招:充分利用猶豫期。

猶豫期也叫冷靜期,多存在於一年期以上的長期性壽險和健康保險,是指在投保人、被保險人簽收保險單後10日內,萬一感到後悔,或是對所購買的保險不盡滿意,可以無條件要求退保。在猶豫期內退保,保險公司應在扣除工本費後退還投保人繳納的保費。如果超過了猶豫期,投保人就不能拿回已經繳納的全部保費了,保險公司將在扣除保單生效期間保費、管理費、代理人手續費及其他各項稅費後退還保費或退還現金價值。

第八招:實事求是回答保險公司的回訪提問。

為確保消費者正確了解自身權益和承擔的風險,中國保監會要求各銷售銀郵代理保險的公司對在銀郵網點購買保險的消費者在猶豫期內實施100%回訪,並作好相應記錄。回訪內容一般包括是否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和保單利益測算書、是否正確理解保險責任、是否正確理解自身承擔的風險、是否了解猶豫期內自己的權利、是否知道退保扣費情況等。消費者應實事求是回答,切不可含糊其詞,對不明白的事項應仔細閱讀保險條款或直接向保險公司客戶服務人員詢問,若發現被銷售人員誤導、對保險產品不滿意等,都可以在猶豫期內無條件退保。

□交強險購買秘笈

產品解密:2006年7月1日,交通事故責任強製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正式在我國開始實施,這是我國首個由國家法律規定實行的強製保險製度。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製保險條例》第三條規定:交強險是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車人員和被保險人)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製性責任保險。

第一招:依法購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法》)第九十八條規定,“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國家規定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製保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車輛至依照規定投保後,並處依照規定投保最低責任限額應繳納的保險費的二倍罰款。”

第二招:投保程序。

1.投保人投保時,應當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和如實填寫投保單,向保險公司如實告知重要事項(包括機動車的種類、廠牌型號、識別代碼、號牌號碼、使用性質和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所、身份證或者駕駛證號碼、續保前該機動車發生事故的情況等);

2.提供被保險機動車的行駛證和駕駛證複印件(新車首次投保交強險應提供新車購置發票複印件,待新車取得牌照和行駛證後,應到保險公司進行批單變更)。

3.簽訂交強險合同時,按規定一次性支付保費。

4.獲得保險公司出具的正式保單和保險標誌後,將保險標誌貼在車輛的規定位置上。

第三招:張貼標誌按照《道法》第九十五條規定,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放置保險標誌的,依據《道法》第95條規定,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車至當事人提供保險標誌,並按《道法》第90條和《四川省實施辦法》第33條第1項規定罰款20-50元。違法累積記分記1分。

第四招:不要重複投保

每輛機動車隻需投保一份交強險。按照保險學基本原理,購買多份等於重複投保,將來發生損失,賠償的限額以一份為限,每張保單隻能按比例賠償,因此沒有必要買兩份或者兩份以上的交強險。若投保人需要獲得更高的責任保障,可以選擇購買不同責任限額的商業三者險。

第五招:不能隨意退保

交強險保單一旦生效就不能隨意解除。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製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投保人在下列三種情形下,可以退保交強險:

1.被保險機動車被依法注銷登記的;2.被保險機動車辦理停駛的;3.被保險機動車經公安機關證實丟失的。

第六招:分項限額

交強險的分項限額是指:

1.在被保險人有責的情況下:(一)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50000元;(二)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8000元;(三)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

2.在被保險人無責任的情況下:(一)無責任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10000元;(二)無責任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1600元;(三)無責任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400元。

以上各項限額之間不能相互彌補賠償差額,例如,當財產損失賠償超過限額時,其超過部分不能用醫療費用賠償或死亡傷殘賠償來補充。

第七招:除外責任

交強險各分項限額下不負賠償責任的情況有:

1.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損失。

2.被保險人所有的財產及被保險機動車上的財產遭受的損失。

3.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停業、停駛、停電、停水、停氣、停產、通訊或者網絡中斷、數據丟失、電壓變化等造成的損失以及受害人財產因市場價格變動造成的貶值、修理後因價值降低造成的損失等其它各種間接損失。

4.因交通事故產生的仲裁或者訴訟費用以及其他相關費用。

此外,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醉酒或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而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另需提醒的是,交強險賠償範圍不包括被保險機動車本車車上人員、被保險人。

第八招:賠款時先交強險後商業三者險

2006年7月1日後,同時購買交強險和新商業三者險的,交強險在其分項賠償限額內賠償,商業三者險在交強險賠償限額以上按事故責任比例分攤責任。而且商業三者險實行統一的責任限額,人身傷亡的死亡傷殘及醫療費用的各項目以及財產損失都在一個賠償限額內賠償。即:商業三者險計算賠款時都先分別扣除交強險的各項賠償限額,再按事故責任比例計算。

例如:2006年7月1日後,車主投保了交強險和10萬元限額的新商業三者險。

例一:被保險機動車輛發生全責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受害方33000元,其中:傷殘20000元,醫療費用10000元,財產損失3000元,則在交強險下,保險公司應賠償受害人30000元,其中死亡傷殘20000元,醫療費用8000元,財產損失2000元,同時在商業三者險項下,保險公司應賠償受害人3000元(不考慮商業三者險免賠因素),其中醫療費用2000元,財產損失1000元。

例二:上述被保險機動車在交通事故中無責,則在交強險下,保險公司應賠償受害人12000元,其中死亡傷殘10000元,醫療費用1600元,財產損失400元,而在商業三者險項下不賠付。

第九招:多次出險

被保險車輛在交強險保險期間內多次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會對每一次的保險事故所有受害人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按照交強險責任限額最高的限額內賠付,當一次事故達到總的保險限額和分項保險限額時,交強險仍然有效。

第十招:選擇公司

省內目前可以辦理交強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有:(排名不分先後)中國人保財險、太平洋財險、平安財險、永安財險、華泰財險、中華聯合財險、天安財險、太平財險、大地財險、華安財險、安邦財險、永誠財險、天平汽車保險、陽光財險、都邦財險。

第十一招:分清商業三者險對於2006年7月1日前已購買商業三者險且已生效的保單性質和賠償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在對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明傳電報(2006)民一他字第1號函複中,以及2006年8月21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全國率先正式出台的《關於實施後,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指導意見》中明確:2006年7月1日以前投保的第三者責任險的性質為商業保險。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發生後,應當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確定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責任。因此,7月1日以前已經購買,並在7月1日前已經生效的商業三者險仍按合同約定原則即以事故責任比例賠付。該投保人可在商業三者險到期後再購買交強險。

※值得借鑒的保險理財案例分析

□鑽石王老五

在尋常百姓眼裏,一個中產者的標誌是擁有自己的住房或者汽車,收入除了衣食住行外每年可以安排遠途旅遊,還有一筆不大不小的積累用於投資。據一份調查表明,在目前中產階層的投資範圍排行榜上,商業保險盤踞老大之位。6萬元至50萬元,這是界定我國城市中等收入群體家庭(以家庭平均人口3人計算)的標準。今年初,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的一份抽樣調查得出這樣的結論。媒體稱,這是我國“中產階層”的首次清晰數字化界定。

中產階層收入穩定,薪金豐厚,可以說是社會的支柱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取向也與這個群體的特征相吻合:調查表明,中產的消費興趣基本上集中在買房、購車兩個方麵。除此之外,有大部分人開始希望給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購買保險,說明這個階層的人有較強的保險意識和購買保險所必備的經濟能力。

不斷湧現的中產階層是中國保險業未被開采的金礦,泰康人壽保險總裁陳東升認為,“保險正成為我國的新三大件之一,中國保險業麵對的是一個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陳東升的解釋是,所謂“中產階層”並不是特指某一群體,而是腰包不斷鼓起的中國普通老百姓。他們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需求和財富象征,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其實,對中產階層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因意外、疾病等導致家庭經濟支柱的動搖。也就是家庭中某一成員的早逝,導致固定收入的中斷帶來的家庭其他成員不可承受的經濟壓力。根據中產階層的收入與保障需求的一般規律,通常家庭年收入的10%至20%左右可以用來購買保險。保險種類包括:保障型險種(身故、疾病、意外)、理財型險種(教育、養老)。

但是,中產階層也要根據其自身情況(單身、兩口之家、三口之家)來購買保險。“高收益必然會有高風險”,因此很多理財師建議,家庭資產必須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和組合。

在大家的印象中,高級白領的生活很讓人羨慕,覺得他們都是坐在漂亮的辦公室裏,拿著高薪,過著瀟灑的生活。其實,他們的生活也有很多煩惱。

陳凡是一個高級白領,也是朋友口中的“鑽石王老五”。今年30歲的他不僅擁有一份月薪1萬元的工作,同時還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每月能帶給他3萬元收益的公司。照理說,月薪4萬元的他應該過得十分開心才對,但是,一直以來他都在為錢的事情煩惱。

首先是房子,陳凡有兩套按揭房,分別向銀行貸款20萬元和60萬元,房屋貸款還款分別是每月5000元和每月2200元,其中一套小戶型出租,租金每月1800元;其次是日常開銷,陳凡每個月的支出不多,衣服、飲食等開銷平均每月900元左右,其他的如交際費用、網絡使用費用、電話費用、清潔費用、買書費用等加起來,可能每月會用掉2200元左右;除此之外,陳凡還會每月給父母和家人6000元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