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新熱理財方式——收藏及藝術(2 / 3)

當然,古董店店主另一個大忌就是自己的好貨被識貨者以低價買走。如果店主發現收藏者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往往心存戒備。有位藏壺的專家在一個古董店與店主說好以100元的均價買8把壺,但當專家與店主聊了多年來藏壺的經曆後,萬萬沒有想到店主竟因此一把都不肯賣了。因此,有些話還是少說為佳。

3.從容秘密議價

如果沒有購物的打算,千萬不要問價錢。在古董店適當的討價還價還是非常必要的。按照多年古董店不成文的規矩,討價還價最好在沒有其他外人的時候進行,從容禮貌地進行這場鬥智遊戲,以試探性口吻探出店主的心理價位。這其中的功夫同樣需要天長日久的磨練。

4.切莫輕信店家

一般收藏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抱著一種近似摸彩票的心理,希望能夠有朝一日獲利千萬倍。對於進古董店的購物者來說,最忌諱的就是抱著僥幸心理,購買假古玩或者收藏價值不大的貨品。加上現在作偽者的手段日益高明,不惜工本地把贗品弄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更是火上澆油。購置藝術品,隻有百分之百地確定其為真品才能購買。隻要不打眼,即使當時購買價格稍微高了一些,在藝術晶每年都有極高漲幅的今天,是絕對不會吃虧的,但如果是假古玩,就無力回天了。

店主麵對經驗不足的顧客往往會添油加醋、天花亂墜地編出種種故事,比如某物品本來為某名人所藏,幾經周折而落人他的手中等等。作家巴爾紮克就是這麼一位收藏者,他當時所藏許多中國瓷器無一例外都是作偽的,就是因為他輕信了店主的故事。對於店主出具了文物鑒定證書的貨晶同樣不可掉以輕心。現在由於文物鑒定行為和文物鑒定公司設立的不規範,五花八門的文物鑒定書在業內人士心目中的位置正在迅速貶值。突出表現為一些文物研究機構中有職稱的研究專家隨意涉足商業文物鑒定領域,隨意開具文物鑒定證書。這些專家開具的證書,有的因辨偽能力欠缺,有的是受金錢左右,不可以完全信賴。

□如何利用書畫藝術品進行投資理財

我國具有廣闊的藝術市場,從藝術品投資的種類與形式上來講,有精美家具、書畫、雕刻工藝、漆器、瓷器、陶器、玉石、硯台等等。但並非每種藝術品都會有利可圖的,一般情況下,要具備3個條件是藝術性的投資:

(1)具有國際市場行情的藝術品;

(2)真(跡)品;

(3)完美的藝術品。

在這時重點談談書畫藝術品的市場潛在價值。

投資與購買是有區別的,購買可以選擇個人愛好的藝術品,而投資必須對某種藝術品的未來價格作出正確的預測。現在的情況與五、六十年代大大不同,書畫藝術品的升值潛能很大,在五十年代我國書畫市場上齊白石、徐悲鴻的畫價在北京售出亦不過數百元,而現在已故畫派大師黎雄才的一幅畫售價高達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之巨。因此,藝術品的投資應建立在未來的需求變化上,不公是一種藝術的價值,而且已把它與貨幣的價值聯係在一起,形成一種潛在的投資因素。藝術品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其不可再生性而變得具有很高的價值,黎老先生的書畫就是一種最好的證明了。

投資書畫藝術品,不僅可以使人享受到一種美的藝術,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格也會逐漸增值,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但現在很多書畫家的作品在市場上為什麼出現有價無市的現象呢?是書畫市場門檻高,不興盛?還是人們的眼光短淺?因而很多人都願意將資金投入到證券、黃金和房地產市場上。其實,書畫藝術較少受到政治、經濟因素影響,更具保值性和增值性,亦可逃避通貨膨脹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將追求高層次的精神享受、高雅文化消費會日趨繁榮,書畫藝術品市場將很活躍,投資書畫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潛在價值。但是,投資有風險,因而,投資書畫藝術應了解如下幾個個問題。

1.並非每個人都是伯樂,能識別千裏馬

好的書畫藝術品的收藏,不僅可以欣賞,同時又具有可以增值的特性。但要找出真正具有投資價值作品你必須先建立自己的審美觀,具有能夠引導時代美感的眼光以及豐富的才識與智慧,這樣你才會慧眼識千裏馬,切勿“克思一見鍾情”。另一方麵在下決心買之前,千萬不要抱著貪小便宜的心理,希望花小錢買到好東西,或隻揀價格低的買進,這樣會錯失獲得精品的機會。一些升值慢的三四流貨色的可能是一堆不值錢的垃圾,何來升值?目前我國除少數為追求藝術而創作之外,許多書畫家隻是在為賣畫而畫畫,像這類作品,自然無法一幅好字畫,因此,也不具備投資價值。

2.書畫藝術品的訂價方式

國外藝術品的價格是畫廊根據所在地的國民收入水平,畫家的知名度、層次、畫品的藝術質量、影響力,以及作品風格而決定的。而目前我國都是由畫家們自定價格,這樣訂價方式,易受畫家自視過高的心理影響,無疑形成“有行無市”的局麵。又由於國內藝術市場很不健全,沒有建立正常的賣買渠道,不能形成一個較穩定的價格體係。字畫買賣價格十分不統一,因此整個字畫市場就難以規範了。

3.如何選購書畫藝術精品

投資者在選擇書畫時,應當拋棄“大牌”觀念。“大牌”就是指書畫賣價高,而且賣得多,知名度捧得高,這類書畫容易充斥商業味道。為賣畫而畫畫的,最不具有投資價值。買書畫,不論是為了投資或興趣,應有選擇的空間,即有利可圖及自己喜歡的。當然,如果怕投資錯誤,不妨參與以下建議:

(1)參與專業性畫廊及代理出售名家書畫的畫廊介紹。

(2)書畫家專業性創作的作品有收藏及投資價值。代理出售其畫廊的作品確保體貨真價實,並能堅守商業道德為你評價作品。

(3)請權威鑒定機構或人員鑒定和了解書畫市場行情的人介紹。

(4)利潤是每個投資書畫藝術品所要求的條件之一,如隻講金錢收益,不講書畫藝術質量,那你應警惕,也可能是個陷阱,以免上當受騙。

(5)知名度的書畫家,他的作品多半屬於大眾化,但他具有一定的名氣,他的作品多半屬於大眾化,但他具有一守的名氣,所謂“名人字畫”亦有其一定的價值。像平庸之輩或廉價之作品,“行貨”之類,日後難以賣價,除非他今後有所作為,真正是有“名實”的書畫家,那亦有投資價值。

(6)畫廊是做轉手買賣生意的,除特別因素之外,賣家通常是“貨已出門,概不退換”,故欲購時,切勿亂開價購買,以免一時之所興。導致日後懊悔。是否要買,須三思而後行。

(7)一般公開場合的展品,視覺觀感效果好的書畫藝術作品,多屬於商業美術品,其實質性是商品的價值,很難有生命力,要想隨便時光消逝而增值為你贏取暴利是很難的。

書畫藝術的投資魅力,在乎興趣及其收收益兩方麵。前者用作收藏和欣賞,後者作為投資謀鄧經濟收益,但需要相當的金錢與時間,利弊是互見的,如此而形成長久投資,未來的投資收益將是無限的生機。

4.如何抓住最佳出售時機

書畫藝術品的增值實現並固定時間,一幅書畫可能擱置十年以上才能身份倍增,也可能在3至5年內即已大漲。通常而言,具有投資價值的畫品,10年身價會上漲的是毫無疑問的。當你實施長期投資書畫計劃時,不妨在屆滿10年後,分期分批按時價出售。出售以後,再將收益中的一部分繼續進行“周而複始”的書畫藝術投資。

入世後,我國的書畫市場異常活躍,進行書畫藝術品買賣時,你可以通過畫廊或經經商(代理人)交易。投資書畫藝術,應選擇具有國際行情的藝術品。具有國際行情的書畫包括歐美流派的畫,其中以油畫為主流,並受到國際藝術拍賣市場的重視,以及代表東方流派的我國書畫藝術。

5.藝術投資有風險,應謹慎而行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投資者必須為自己的眼光承擔風險。作為一個剛剛從事書畫藝術投資的人,購買書畫時最好找些有信用,已建立起信譽良好的公司、畫廊和可靠的名家畫代理人。同時,要深入了解各個畫家的賣價行情等。

在書畫藝術品交易中,麵對各種真假難辨的藝術品,如何冷靜判斷真偽、優劣而不會吃虧上當受騙呢?買者務必要多觀看名家書畫展品,不斷積累經驗,掌握各書畫家的特點,如:字體、技法、印色、筆墨等善用手法等,並了解其市場價值。這樣,花錢買到贗品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鑒定一幅書畫,很難有真正的權威,一般情況下,如果書畫家在世,就好辦,如果書畫家不在世了,那就很難辦,但可以找其後或其直屬弟子認定真假。特別是在拍賣行拍賣的,更應要準確裁決方可拍買,否則,血本無歸。我國尚未有一套可行的科學方法做出準確的鑒定,因為書畫鑒定太複雜了,權威專家也會走眼,中國書畫鑒定主觀色彩比較濃,所以隻能依靠經驗豐富的鑒定權威,而目前國家文物局的書畫鑒定小組就是公認的最記權威機構。

投資的風險,取決於選擇投資項目,也取決於他的投資策略。首選有名氣與知名度大的老書畫家,其價值高,風險少,如果選擇年青書畫家則要看他的發展後勁。無限風光在險峰,不經曆崎嶇坎坷的險徑,是無法領略到這個投資真諦。

□書畫投資技巧:“收藏四忌”與“投資五策”

1.收藏四忌

一忌“哄搶”。

香港在書畫收藏投資的高峰期曾出現過好幾次“哄搶”現象。大陸書畫家蜂擁而入,擠進香港辦展銷畫,最多的時候能一天有好幾個畫展開幕。近兩年,由於香港經濟受東南亞經濟危機的牽連,再加上高峰期進入香港的書畫作品太多太濫,以至倒了行市,香港書畫收藏投資才從哄搶的非理性行為中清醒過來。從前年到今年,北京幾個大的拍賣會,香港送拍的藏品明顯增多,有的公司竟專門為香港某收藏機構舉辦了一次“回流書畫專場”,而這些回流的拍品得到好價位的卻不多,估計投資機構反有損失。現今,深圳書畫收藏投資飆升的行情中,也露出了“哄搶”的苗頭,犯了書畫投資的大忌。

二忌“跟風”。

畫商、媒體為了自己的利益,聯手炒作畫家,借此提高作品價格而獲取利潤,已成為書畫經營者慣用的手法。所以,“知名度”已不能作為衡量書畫家藝術品位、衡量書畫藝術品真正價值的有效標準。不跟風才能少上當,從而獲取可靠的投資回報。

三忌“眼淺”。

書畫收藏投資須作長期打算,才能獲取豐厚回報。××收藏了一幅張大千的真跡,轉手賺了2萬元雲雲,確有其事,但這種投機最好不要效仿,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高位套牢。香港人經曆了前幾年的哄搶,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一般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財大氣粗且又急於入市的深圳收藏家,對此卻不得不防。

四忌“獵奇”。

近幾年風行的“書畫長卷”,從幾十米到萬米越來越長,好像越長就越有價值。其原因還是投資者不明白收藏的價值規律,一味追求獵奇,而書畫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恰好迎合了這種獵奇。但這種“大行活”,想收回投資,很難。

2.投資五策

書畫收藏投資因為具有著更多的風險與陷阱,所以,其投資策略也就要求更嚴謹、科學、明晰、有效。

一要重實力,輕“名頭兒”,記住“虛名不增值”。對書畫收藏投資危害最大的,是媒體炒作的、繼承名號的、知名度遺留的和靠年齡、資格熬出來的幾種虛假知名度。隻要收藏者能保持冷靜與理智的心態,就很容易把“虛名”剔除。

二要重個體,輕群體,記住“一魚要三吃”。曾有位香港收藏界的朋友炫耀:“我買了本《中南海收藏書畫集》,按照那上麵的名字收。中南海收藏什麼,我就收藏什麼。”一位收藏家苦思冥想出了一條投資妙策:“按照中國書協、中國美協的會員名單,挨個兒收藏。”這種心態乍看似有道理,然而其實,中南海藏品也隻是一部分具有珍藏價值和升值潛力,中國書協美協會員未必都是稱職的書畫家。有位美院資深教授、50年代的老美協會員,至今一幅四尺整紙的作品價格仍在600-800元上下。某山水畫家,今天畫價仍不超過百元。榮寶齋特約畫家秋聲,沒入過任何協會,作品卻能憑著其獨到的藝術實力,價格步步走高。所以,投資者千萬不要看到理事會長一級畫家,就貿然掏腰包,一定要仔細研究個體,把個體從群體中分離出來研究。

三要重質量,輕數量,記住“不撿藝術垃圾”。書畫藏品必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多,最終,那些質量低下的藏品將遭到無情淘汰。不注重質量而靠數量取勝的投資者,弄不好就會血本無歸。

四要重長線,輕短利,記住“放長線釣大魚”。北京收藏圈子裏有“山東人敢買假畫,廣東人敢花大錢”的說法。其實,書畫收藏投資的真正投資價值是長線投資效益,而高位進貨是無法作長期投資打算的。現在花5萬元買進一張黃胄的作品,碰巧了也許能5.5萬元賣出,但誰敢保證10年以後一定能賣到10萬元?賣不到10萬元,投資者就有虧本的可能。要想獲得藏品升值無限的長線效益,一是要瞪起眼往前看,二是要放開眼看世界,三是要眯起眼認真地研究作品。

五是重功力,輕地域,記住“走進大市場”。書畫收藏投資有較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北京的董壽平和廣東的關山月,一南一北兩支梅。在北京,關不敵董;在廣東,董不敵關。其實,兩位大師的功力不相上下,價格的變動隻因地域不同。對於投機者來說,這正好提供了賺取差價的商機。而理性的投資者則一定要注意,書畫收藏投資中藝術功力價值在逐步加大,地域差價正逐步縮小。摒棄地域和門戶之見,樹立大市場意識,就能踏準節拍,掌握先機。

※值得借鑒的收藏及藝術理財

□明星目光紛紛瞄準藝術品

類型一:純屬興趣型 典型人物:張信哲

圈子裏的人都知道,張信哲最大的興趣就是收集古董。他曾在采訪中說過,自己每次去北京,一定要到潘家園舊貨市場逛逛,不光是為了淘寶貝,也為和那裏他的古董商朋友交流收藏心得。他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並開始收藏古董。自從做了歌手以後,也依然保留著這個興趣。但從來沒有想過要靠它生財。隨著對收藏有了更多的研究,也逐漸知道了有投資古董這項買賣,於是他就特別想弄清楚,這生意背後究竟是搞的什麼名堂。於是就開始進入一些古董投資交易。深入進去後,就發現原來藝術品的炒作和交易和商業炒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就是把藝術品當作商品在交易。現在他已經有上千件收藏的藝術品。

收藏心得:如果擁有一定的閑置資金的話,做這樣的投資很好,因為適合長期投資的古董既可以自己收藏玩賞,將來若出售絕對可以賣出高價賺錢。而短期的炒作,則投資者必須了解市場需求,明確自己的炒作項目,很快地脫手。

類型二:藝術推廣型 典型人物:李亞鵬

自從李亞鵬做了爸爸以來,“慈善事業”這幾個字就沒有離開過和他相關的新聞。而他也通過嫣然天使基金這個平台,使更多的人將拍賣目光對準藝術品。一方麵通過這個娛樂平台為當代藝術做推廣,另一方麵這些藝術品的拍賣為基金會帶來善款,何樂不為?在去年為嫣然天使基金籌集善款所做的拍賣活動上,拍賣品還是很雜,但是今年已經全部改為藝術品拍賣。其中有吳冠中的版畫、何多苓和常青的油畫、劉開渠的雕塑,以及米丘、葉永青、戴士和等藝術家的作品,還有兩個年輕的藝術家的作品。這樣做並不是要吸引專業收藏家,而是向大眾推廣慈善事業,同時也推廣的中國的藝術文化。從慈善拍賣的性質來看,做藝術品拍賣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做善事的願望,而且又能購買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對買家來說也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收藏心得:將娛樂界和藝術界通過慈善的方式結合起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年會選擇一些新藝術家,挑選新的作品來拍賣,以起到推動測試他們市場的作用。如果推薦的作品能夠升值,買家自然也會關注,藝術品拍賣就能形成良性循環。

類型三:生財有道型 典型人物:邁克爾·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

除了音樂版權,藝術品也是明星們的投資熱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邁克爾·道格拉斯,早先他就是各種拍賣會上的常客,但大多是慈善性質,後來道格拉斯開始了自己的收藏,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繪畫成了他熱衷的領域,當時那些畫作的價格還不是很高,但幾年之後,隨著全球藝術品市場的熱潮,他的收藏成了天價,據估計道格拉斯擁有市值將近4000萬美元的古典油畫,而當年他的投入不過十分之一,這可比什麼投資都來錢快。

收藏心得:做藝人都不知道自己未來還能走多久。這是一份沒有保障的工作。雖然在很多人眼中,他們從事的是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這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大部分藝人之所以都對投資有興趣,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應該是在尋求投資創業的渠道,尋求未來的保障。

□一張“大團結”現在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