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實現財務自由中的風險規避(2 / 3)

(1)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與公司籌集資金的方式有關的。我們通常通過觀察一個公司的資本結構來估量該公司的股票的財務風險。資本結構中貸款和債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財務風險低,貸款和債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財務風險高。股份公司隻有在支付了債務利息後,才能對股東支付股息。如果一個公司的全部資本都是通過發行股票籌集的,則它沒有利息支出。而對於任何采用舉債方式籌措部分資金的公司,由於必須支付利息,因此其營業收入的變動將引起股東的淨收入的更大變動。可見,利息支出產生更加易變的淨收入,從而將股東置於風險更大的處境之中。

降低財務風險的方法比較簡單,隻要購買債務較小的公司股票就行。然而,選擇舉債少的公司的股票也有缺點,因為這些企業在經濟擴張時期收益和股息的增加?往往落後於那些將債務?作為公司資本結構一部分的公司,因此,財務風險的減少是以減少潛在的收益為代價的,股票投資者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權衡。

(2)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指的是由於公司的外部經營環境和條件以及內部經營管理方麵的問題造成公司收入的變動而引起的證券投資者收益的不確定。當股份公司經營狀況不好、收入下滑時,公司在支付債務利息後,可用於支付股息的收益所剩無幾,從而導致股東們所得股息的減少或根本沒有股息,與此同時,股票的市場價格一般也會隨之降低,使股東們蒙受雙重損失。

(3)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指的是由於將資產變成現金方麵的潛在困難而造成的投資者收益的不確定。一種股票在不作出大的價格讓步的情況下賣出的困難越大,則擁有該種股票的流動性風險程度越大。在流通市場上交易的各種股票當中,流動性風險差異很大。有些股票極易脫手,市場可在與前一交易相同的價格水平上吸收大批量的該種股票,每天成交成千上萬手,表現出極大的流動性。這類股票,投資者可輕而易舉地賣出,在價格上不引起任何波動。而另一些股票在投資者急著要將它們變現時很難脫手,除非在價格上作出很大犧牲,這時遇到的就是流動住風險。

(4)操作性風險。

在同一證券市場上,對待同一公司的股票,不同投資者投資的結果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精況,有的盈利豐厚,有的虧損累累,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是因投資者不同的心理素質與心理狀態,不同的判斷標準。不同的操作技巧造成的。由於這些原因造成的投資者投資收益的差異,稱作操作性風險。操作性風險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的影響。

證券投資決策是人的主觀行為,客觀因素無論怎樣變化,最終都得由人來決定是否以及如何參與證券投資。如果說基本因素是從質的方麵影響證券價格,市場因素是從勢的方麵影響證券價格,那麼心理因素是從人氣的方麵影響證券價格。我們可以把引起證券投資風險的心理因素歸為兩類:一類是市場主導心理傾向;另一類是投資者個人心理傾向。市場主導心理傾向是指一段時期內證券市場上大多數人對行情的看法。看法有時悲觀,有時樂觀,但隻要一成氣候,單個投資者往往會被卷入其中,即使這種氣候是投機因素造成的虛假現象。在發育不成熟的市場上,個人投資者素質不高,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大批散戶就會捕風捉影,聞風而動,大量購入或拋出股票,形成“利好”或“利淡”的市場氣氛。個人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內容比較複雜,比較典型的有“搏傻”心理,從眾心理,貪婪心理、僥幸心理等。

※可規避風險與不可規避風險的認識

理財,仿佛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中國人的第一需要。這個巨大的變化是有因可尋的。2006年起,中國股市步入了氣勢磅礴的牛市,全年漲幅達到驚人的130%,位居全球之冠。而步入2007年,行情更加火熱,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了社會上所有投資者的眼球,大量的資金湧入市場。

同時,隨著物價上漲等經濟因素的影響,企業資產和家庭資產正在不斷地貶值,通過投資理財使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是每一個家庭麵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最熱門的話題。

尤其是對於步入人生發展階段、手中擁有大量閑置資金的中產階級投資者來說,如果不進行投資理財,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資產的損失將十分嚴重。據某項國際性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在未得到專業理財人員的指導和谘詢時,一生中損失的個人財產達到20~100%。

現在,我們麵對的問題早已不是該不該理財的問題,而是我們該怎麼理財的問題。專業知識缺乏,同時又沒有大量時間進行理財方麵的研究,這是進行科學的投資理財最大的障礙。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偉大奠基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馬考維茨對此有自己獨到的研究成果。他認為最佳的投資組合,即與其他組合的回報一樣,但是所麵臨的風險最小,換言之,在麵臨同樣風險時,它的回報比其他投資組合都高。

在麵對不可預知的金融投資風險時,建立組合投資計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組合投資不僅不會損害你的收益,相反,它通過減少“可分散風險”間接地提高了預期收益,而且如果你建立起長期的組合投資計劃,你就能把握住資本市場突然出現的黃金投資時機,而贏得最終的勝利。

(1)投資組合的種類。

其主要分為三類:

①投資工具組合

投資工具組合指不同投資工具的選擇和搭配。選擇何種投資工具,一方麵應考慮投資者的資金規模、管理能力以及投資者的偏好;另一方麵則應考慮不同投資工具各自的風險和收益以及相互間的相關性。

②投資期限組合

投資期限組合指證券投資資產的長短期限的搭配。不同的投資工具所形成的資產的期限是不同的,同種投資工具所形成的不同的資產也會有不同的期限。證券投資的期限組合主要應考慮:一是投資者預期的現金支付的需求,包括支付的時間和數量;二是要考慮不同資產的約定期限及流動性;三是經濟周期變化。

③投資的區域組合

投資的區域組合是指基金通過向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金融資產進行投資,來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獲得穩定收益的目的。證券投資的區域組合主要應考慮如下因素:一是各國資本市場的相關性,二是各國經濟周期的同步性。三是彙率變動對投資的影響。

(2)選擇適合自己組合投資方案。

如何配置你手中的資產,做出適合自己的最佳投資組合?

首先,我們要認清自己的經濟狀況和理財目標。建立長期組合投資計劃的前提就是要認清自己,而頂級的投資大師往往都能做到這一點。全麵透徹地認清自己可能勉為其難,但你至少應該知道自己的風險偏好、對市場波動性的寬容度,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實施長期的投資計劃不動搖,而長期投資行為如果沒有在最終得到好的結果,原因往往都是敗在心理和情感因素上。

其次,要明確需要、限製及投資期限。隻有明確了自己的需要和限製,才能保證長期組合投資計劃的實施和執行。例如,你必須考慮對投資組合流動性的需要,如果將來可能需要資金滿足花銷,那麼最好不要參與非流動性投資,比如房產投資。你還要明確你的投資期。投資組合麵臨的兩大風險包括通貨膨脹和收益波動性,在較長投資期內,通貨膨脹風險要高於市場波動風險。

第三,製定一個投資回報績效預期計劃。如果你是通過組合資產的曆史數據製定一個合理的投資回報績效預期計劃,那麼會讓你忽略眼前的收益而著重於更長遠的利益。因此,在實施長期組合投資計劃前,製定一個投資回報績效預期計劃是關鍵的一步。

第四,做好投資資產份額的分配,設計優化的投資組合。與使用資產類別較少的傳統方法相比,廣泛分散的複合等級資產投資能夠產生更高的長期波動調整後的收益。

第五,實施投資策略,製訂投資策略計劃書。再完美的計劃也離不開堅決的執行,為了有章可循,你最好製訂一份書麵的投資策略計劃書,這有助於組合的投資策略得到嚴格堅決的實施。在極好或極壞的資本市場環境中,做到這一點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