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變阿文“有錢存銀行”的傳統觀念。目前,銀行推出了很多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比儲蓄高,穩妥性也較好。可以適當在這些人民幣理財產品上做些投資,但要注意外資銀行的大量進入,會加劇金融的競爭,還是選擇短期理財產品較為合適。
三、學會用貨幣基金打理臨時資金。兩個人的收入相對都比較固定,每月發了工資可以通過網上銀行直接買成貨幣基金,收益會比放在活期存折上高出數倍。等資金積攢到一定額度後再轉投其他收益高的理財產品。
風險型VS保守型,誰勝誰負?這場戰爭沒有失敗者,隻要你能找到理財的平衡點!
給二十幾歲年輕人的忠告——巧避風險安全投資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這個時代正在悄悄地轉變,寫字樓裏進進出出除了一些中上層領導,幾乎都是一些年輕的麵孔。80後正在成為這個社會真正的力量,每棟辦公大樓都貼滿了“80後”的標簽。這一批後起之秀正在逐漸成為職場主體。
這個群體大部分人從小沒吃過什麼苦,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愛吃愛玩愛消費,崇尚超前消費,戲稱自己為“月光族”。自己賺的錢不夠花怎麼辦?需不需要理財?如何理財?“80後”的同學們,盡早學會投資理財吧,早理財早受益!
理財越年輕越好,二十幾歲的人了,可不能老把自己當成沒有經濟負擔的小朋友。在理財這個問題上,一定要重視起來。
許多年輕人覺得自己才剛上班,花錢的地方多著呢,哪有錢去理財啊,還不如等將來工作穩定了再理財呢。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理財不分多少。“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以後千萬不要再說什麼“我沒財可理”了,每天大喊三次“我要理財,我要有錢”,盡早學會投資理財,也許你的一生將為此改變。
還有人認為,會理財不如會掙錢。自己能賺錢就是了,不會理財也無所謂。要知道理財能力跟掙錢能力往往是相輔相成的,有了理財方法能幫你更好地打理自己的財產。
還有的人說,我不懂什麼理財,但每月肯定能省下錢,這些錢存起來就是了,不需要理財。這也是不正確的,不管收入有多少,錢是否充足,都很有必要理財。收入越高,理財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大。合理理財不但能增強你抵禦意外風險的能力,還能提高你的生活質量。
合理控製理財風險,除了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之外,還必須掌握正確有效的理財步驟和方法。大海航行靠舵手,正確的方法就是你保命的舵手,錢財不是糞土,有時候就是你活命的糧食!年輕人,更應該知道這個道理,更應該學會規避投資理財的風險。
談到理財的風險莫過於投資,我們在學習投資的過程中,掌握一些規避風險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風險的投資是不會賺錢的,但總是處在風口浪尖上是會翻船的!那麼如何在投資理財的時候規避風險呢?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資產,能賺多少錢,要花多少錢,外麵有沒有欠別人的錢。要想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金錢,先要做好預算,做預算先要理清自己的資產狀況。隻有理性地分析自己的資產狀況,才能作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理財計劃。
然後,根據自己的資產狀況,製定詳細的合理的個人理財目標。把這些短期的,長期的,自己最終希望達成的,所有的目標列出一個清單,再對這些目標按重要性進行分類,關鍵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最重要的目標上。再然後,就可以采取各種投資手段了,最好是先通過儲蓄、保險等理財手段打牢地基,有個保障。剛開始理財,尤其是懵懵懂懂的年輕人,更要以穩健為主。
最後,就是安全投資,規避風險。在投資某項產品的時候,千萬不能急功近利,被一些表麵上高漲的紅利所吸引,盲目投資。高收益就意味著高風險。投資之前,做好做足準備功夫。最好的方法是:分析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認清自己將要做的投資類型,然後根據自身條件進行投資組合,讓自己的資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揮保值、增值的效用。當然,投資的時候還要不斷地學習理財知識,吸取理財高手的先進經驗,不斷修正改進自己的理財計劃,使其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