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我國會計誠信體係的構建
財經縱橫
作者:陳虹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會計誠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現實是會計誠信缺失問題極其嚴重,各種會計造假現象層出不窮,我國會計誠信體係亟待建設。本文從會計誠信體係的定義入手,對建設會計誠信體係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接下來對我國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進行闡述,最後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對策建議,以期對誠信體係建設給出一些參考。
【關鍵詞】會計誠信體係原因對策
會計是一門古老而重要的行業。服務的對象遍布各個行業。並且會計的職業道德很重要,甚至於影響到社會的利益。近年來會計的公信力受到大眾質疑,會計作弊案件層出不窮。所以會計誠信體係的建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討論我國會計誠信體係的建設問題。
一、相關定義界定
對於會計誠信體係,是指與會計誠信活動相關的各種法律法規、政策保障、市場管理及組織結構等組成的一個共同的體係。會計誠信體係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麵的內容:一是法律法規,通過建設完備的法律法規製度,使得會計誠信信息的采集、整理以及後續的激勵都有規章可查;二是以政府部門為主,各部門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加強對市場的監督和管理;三是以文化建設和宣傳為主。通過對文化的宣傳和教育,提高社會的信用水平,增強大眾的誠信意識;四是以相應的會計組織為主,加強會計的組織紀律的建設,建立一個行業性的獎懲製度。這就是會計誠信體係的主要內容。
二、構建會計誠信體係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誠信對於是市場經濟發展是必不可少的,缺少誠信的話,整個市場經濟就會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就無從說起,社會的建設也就更不用談。目前,我國經濟生活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信用的嚴重缺失,這給國家、企業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影響,包括損壞了國家的利益,助長了腐敗的滋生,增加了社會的不良風氣。嚴重的話可造成整個社會的鏈條脫節,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危害企業和社會的持續和健康發展。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個適合我國國情的會計誠信體係,這也是造成我國會計案件不斷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很充分,信用製度也相對完善得多,會計造假的成本很高,所以這種案件發生的概率較小。我國的會計製度建設還處於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雖然有一部分省會城市開始建立會計誠信體係,但是可操作性受到了質疑,現實性的發展不高。因此,如何建立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會計誠信體係成為了我國學術界以及政府需要考慮的議題。
三、會計誠信體係製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會計從業人員失信的成本很低
會計造假之所以禁止不了,主要還是因為其背後巨大的利益。會計人員和其他的利益人是一樣的,也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會計師事務所會為了搶占市場,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數據進行處理,出具虛假的會計報告,幫助被審計單位造假的現象時有發生。不論他們是主動還是被迫參與,都會進行風險和收益的比較。當其覺得冒風險得到的利益大於付出的代價時候,他就會選擇實行;反之,就會認為風險過大而放棄。對於中國會計從業人員來說,失信的成本很低,其中複雜的經濟利益導致了很多會計失信的案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