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我國會計誠信體係的構建(2 / 2)

(二)重會計專業知識教育,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很多大學的會計專業老師不重視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認為那是政治老師的任務,而與自己無關。所以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隻主動會計專業知識的傳授。隨著我國高校會計專業課程的改革,雖然增加了很多的專業課,但是還是沒有把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

(三)會計法律製度還不夠完善

現行的會計法律製度對於會計造假的責任劃分以及相應的出發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但是還遠遠不夠完善。例如,在《會計法》中,對會計人員會計機構不依法履行《會計法》賦予的會計監督職權,未認定是違法。這在一定的水平上強調的是會計核算,而忽視了會計監督的作用及職能。如果隻有核算而沒有監督,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

四、對構建會計誠信體係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較為嚴格的誠信激勵約束機製

眾所周知,誠信激勵約束機製對於會計誠信體係的建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由於我國的會計誠信體係的建設還處於一個嬰兒階段,失信者受到的處罰遠遠不及對社會帶來的危害性以及損失,守信者卻受到了很大的損害。這樣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不好的循環。所以我國必須從根本上來改變這一種情形,采取一種嚴格的誠信激勵約束機製,對於誠實守信的人或單位,可以將其誠信報告作為一項檢查的標準。對誠信的單位給與優惠等措施,對於沒有誠信的單位,可以限製其信貸門檻,取消上市資格等措施可以實施,隻有讓失信的人得到最大的懲罰,才能有效遏製這一現象的發生,使得失信的會計成本大大上升到難以接受的程度,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一結果,會計誠信體係才得以建立。

(二)強化職業道德教育

目前我國高校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是對於專業會計財務知識的培養,而對於會計誠信體係則很多時候一帶而過,或者沒有給予足夠地重視。所以,不但而且不僅僅是會計專業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會計職業的道德建設。切實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水準以及職業道德,做到自發到自覺,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律的行為轉變,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結論

綜上所述,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誠信體係的建設很重要。不僅僅是對守信者的負責,更是對整個經濟社會的負責。因此,本文在探討了會計誠信體係的基本概念以後,對會計誠信體係構建的必要性以及會計誠信體係缺失的原因進行分析,最後對構建會計誠信體係的建議,包括建立嚴格的誠信激勵約束機製,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等,以期改善我國會計誠信體係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吳峰.關於培養管理會計人才的認識與實踐[J].財會月刊,2007(22).

[2]徐葵.淺談加強會計職業道德[J].商場現代化,2006(03).

[3]楊雄勝.會計誠信問題的理性思考[J].會計研究,2002(03).

作者簡介:陳虹(1986-),女,福建泉州人,助理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學。

(編輯: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