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運用財務分析技術對工業企業進行審計風險分析(2 / 2)

2.投資風險控製

企業的投資類型主要包括三種,那就是投資商貿活動、投資證券市場以及投資生產項目。就投資項目而言並不能立刻產生預期的效益,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不確定性,容易出現虧損的現象。所以企業在投資風險控製方麵需要做到既要敢於投資,又要避免冒險主義和盲目樂觀主義,降低投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幾率。在決策的過程中追求一種風險性、穩健性、收益性的最佳結合點。

3.資金回收風險控製

實際上這是企業資金回收的重要環節,需要建立相對穩定的信用政策,以及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和客戶的資信等級,同時還要建立銷售責任製。

(三)提高財務分析技術的決策水平

首先要建立財務預警係統,對於企業而言,其理財的對象一般情況下來講是針對現金以及現金流動的,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維持並發展下去,實際上並不完全取決於其是否盈利,而是這些現金的流動。通過符合企業自身性質的財務預警係統能夠對現金的流向有比較準確的分析和預測,這樣企業的動態以及資金流動情況就能夠真實並且全麵的反應出來,建立全麵的預算體係,預測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的資金收入和支出的具體情況。

其次就是構建風險預警的體係指標,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能夠綜合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例如償債能力、發展潛力、獲利能力以及經濟效率等等,著手防範財務風險的發生。

最後就是加強企業的資產管理,這樣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運營能力,通過合理配置企業的各種資產,對資產周轉的時間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在促進企業經營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加強企業的融資能力,增加其防範財務風險的能力。

(四)利用財務分析方法來感知市場的動態。

這一方麵涉及到企業的擴大再生產,對其進行財務測算、敏感性分析以及成本分析等活動,對企業領導階層所指定的融資和投資方案進行防範風險分析,有利於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財務分析的具體內容和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規避不必要的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利於企業把握市場的最佳動態,真正在競爭日益積累的今天掌握好前進的方向。為了對企業的財務決策提供支持和分析,需要根據業務的發展需求以及相應的財務管理政策,撰寫投資財務調研報告、財務分析報告以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等。

(五)財務分析有效規避審計過程中的失誤

財務分析的最終目標就是為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提供相對準確和可靠的依據,這樣才能夠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決策。當然企業在財務審計方麵會存在一些數據或者是流程上的錯誤,尤其是企業的投資風險、籌資風險以及資金回收風險等等。通過合理的財務分析方法能夠規範工作人員的行為規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夠持續進行,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經濟問題和安全風險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在加強財務風險控製的同時,能夠建立相對有效的防範風險處理機製,根據企業自身的行業特性,恰當地利用財務分析技術對企業審計風險進行合理化分析,這樣才能夠在加強資產管理的同時,實現工業企業效益的最大化,隻有企業不斷地發展和進步,才能夠促進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才能夠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進程,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進程。

參考文獻

[1]劉紅霞.持續經營審計的困境和選擇[J].商業會計,2011(23).

[2]張複生.抽樣審計方式下的審計誤差調整[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06).

[3]唐傑.淺談重大錯報風險的審計及應對[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6).

[4]黎金定.分析性程序在期間費用審計中的應用及應注意的問題[J].商業會計,2011(19).

[5]劉萍,卞誌山.應正確認識幾個不被重視的驗資風險[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08).

[6]趙富城.運用財務分析技術對工業企業進行審計風險分析[J].財務與會計,2012(07).

[7]鄧吉寧.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美國經驗與啟示[J].吉林金融研究,2009(08).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