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舊《事業單位會計製度》的比較及其銜接(1 / 2)

新舊《事業單位會計製度》的比較及其銜接

財經縱橫

作者:張濟新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入發展,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這種背景下,財政部等部門修訂發布了《事業單位會計製度》並已於2013年1月1日起全麵施行。因此,要對修訂前後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進行全麵比較和深入細致的分析,並妥善解決事業單位會計銜接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製度會計核算

在現代經濟活動中,會計核算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於我國諸多事業單位來說,會計核算作為財務管理和經濟活動的重要內容,對事業單位的改革與發展產生出重要的影響。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確立,經濟改革不斷深化,傳統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出現了很多突出問題。因此,事業單位必須逐步建立起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會計工作新機製。

隨著新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於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相比舊的會計製度,新製度在科目設置、會計核算以及財務報表編製等方麵都有較大調整。因此,事業單位財會部門一定要加強對新製度的學習,充分發揮新製度在促進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以及完善會計信息披露等方麵的積極作用。

一、新舊《事業單位會計製度》的比較

國家財政部等部門為了適應財政改革發展的需要,在2012年修訂並發布了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並明確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麵實施。與舊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相比,新準則在延續原準則基本框架的基礎上,對很多條款進行了修改並進一步完善,在會計分類、會計核算以及會計報表等方麵都有明顯突破。

(一)會計主體發生明顯變化

傳統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沒有明確會計的主體,把事業單位的會計及其行為看作是預算資金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並不重視對自身經濟情況進行管理。而隨著新會計製度的頒布實施,事業單位會計的對象更加明確,事業單位更加重視自身經濟活動,這有助於提高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益。同時,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內容也出現明顯變化,不僅要做好記賬、算賬、報賬等各項工作,而且要更加重視對資金使用效益、資金使用的靈活性以及資金流向等進行研究。根據新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的相關規定,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要科學編製本單位資金預算,加強資金收支管理,並且要建立健全事業單位財務製度,積極開展經濟核算,注重對事業單位資金進行籌集使用等。

(二)預算資金的核算與管理更加明確

在過去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下,對預算資金的核算要分為預算內資金和預算外資。應該說,這種核算方式不夠科學,也不利於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順利發展。因為,事業單位資金來源渠道較多,過去的核算方式極易造成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以及資金使用效果難以確定。在新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中,明確規定了,以核定收支、超支不補、定額或定項補助、結餘留用的預算管理方式取代原來的全額預算管理、自收自支、差額預算管理的預算管理方式,這種預算資金核算方式的改變,使得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更加統一,而根據事業單位的性質及特點劃分補助數額,有助於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的發展能力。

(三)會計要素出現重大改變

按照過去的事業單位財會預算體製,會計要素主要包括資金來源、資金運用以及資金結存等。而在新的事業單位會計體製下,會計要素分為資產、收入、支出、負債以及淨資產等五類。其中,事業單位的資產主要指的是事業單位現有各類財產以及可動用的經濟資源,事業單位借入的或者應上繳的部分就是事業單位的負債,而事業單位的淨資產主要包括國家或其他出資者對事業單位的產權淨值。同時,新事業單位會計製度明確規定了事業單位的財產物資就是其收入,事業單位開展業務活動的耗費累計是事業單位的支出。這些規定就進一步明確了事業單位的會計要素,有助於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改善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同時也顯示出新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在吸收國外先進會計製度優點的基礎上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有利於提高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水平。

(四)會計報表體係更加全麵準確

在現代經濟活動中,會計工作主要通過會計報表體現出來,並傳遞相關財務信息。在過去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下,資金活動情況表與經費支出決算明細表構成會計報表的主體。而在新事業單位會計製度下,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增加了資產負債表、會計報表輔助等內容,這就極大地改革了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體係,使不同事業單位會計報表的通用性與可比性更加突出,有助於使用者更加全麵準確地掌握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與收支等情況,對事業單位加強財務指標的計算、考核以及分析等工作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