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資產減值會計(2 / 2)

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企業應該對資產負債表進行每日核查,確定資產是否有減值的情況出現,如果一旦有這些情況出現,則企業應該重新估計資產的可收回淨值。

三、資產減值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產減值確認中存在的規範問題

資產減值確認中會有一些問題發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對資產減值是否進行的判斷,該判斷具有較強的原則性,且有可能發生利潤操控的現象以及對減值的具體日期不明確;二是資產減值轉回問題,企業本可以通過對已經集體的資產減值準備進行轉回,從而調節企業利潤,但是新的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已經計提的減值準備不得進行轉回,導致企業調節利潤的一大通道被堵塞;三是資產組施行問題:縱觀我國的企業管理現狀,由於受到上市公司的監管機製的約束,在企業中要很好的施行資產組的概念會遭遇極大的困難。

(二)資產可回收淨值的計量問題

資產減值的主要問題便是可收回淨值的計量,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麵:(1)資產公允價值難以確定;(2)處置費用很難確定;(3)現金流量現值不易確定。

(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問題

每個企業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上都有較大的不同,因此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是否進行減值準備計提不確定,減值計提的數額不確定,減值計提的時間不確定。

(四)資產減值信息披露問題

我國企業會計相關製度和準則在企業資產減值信息披露方麵的規定和要求不夠完善。

四、解決資產減值應用中存在問題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所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了一係列解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

(一)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逐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法律法規來對相關人員和企業進行監督,追究違規違法的相關人員和企業的法律責任,提高法律法規的威懾力。

(二)對製度和準則進行完善

根據經濟變化情況逐步完善相關製度和準則,從根本上解決資產減值會計應用中存在的眾多問題。

(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相關會計製度和準則對投資者和企業的保護隻能存在治理結構較為完善的企業中,企業治理結構完善才能為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提供保障。

(四)完善內部控製製度

要強化企業內部的分級審批管理,要建立健全內部財務預算製度,要加強內審監督的作用以及要做到相關職位的相互分離與牽製。

(五)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目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綜合素質普遍較低,因此要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促進其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提升。

(六)完善經營者考核和激勵機製

對考核體係內各項指標所占比例進行調整,提高資產減值所占比重,以對經營者起到約束的作用。

作者簡介:但瑩(1982-),女,重慶人,本科,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學財務管理。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