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革完善中西部地區的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異
我國政府應進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區的稅收優惠政策。現行的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主要集中在企業所得稅方麵,而且這些稅收減免還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享受的很少,並且享受減免的企業數量還在不斷減少,這對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力度不大。想要解決我國的區域間稅收收入和收入來源相背離問題,應規定在異地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企業不得享受中西部地區的稅收優惠政策,當然大型國有銀行和鐵路運輸企業可以除外,雖然2008年新出台的“企業所得稅法”將區域優惠轉向行業優惠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由於我國的區域發展差距非常的大,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相對東部來說十分落後,國家還是應該給其充分的發展空間,給予中西部足夠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提升其區域競爭力,為中西部地區發展總部經濟提供良好的稅收環境。
(三)建立稅源一體化管理體係
按照“信息管稅”和稅源專業化管理的要求,依據“管理統籌、任務統分”的原則,建立健全橫向聯動、縱向互動、內外協作的稅源一體化管理體係,實現各部門、各層次共同研究稅源管理政策,統籌安排稅源管理任務,協調合作開展稅源管理,形成稅源管理合力。要構建稅源一體化管理運行體係,需要在對稅源實行分類、分級管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納稅評估、稅源監控、稅務稽查及稅收分析的重要功能,從而高效地運用現有征管力量,進而降低納稅遵從風險、減少政府稅收流失。
(四)在我國構建財力均等化轉移支付製度體係
對於能夠起到財力均等化作用的轉移支出,應該衡量各地區的標準收入與標準支出,還要充分考慮各地區存在的特殊情況,根據各地標準收入與標準支出的差額來分配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操作過程應盡可能采取公式化分配資金,確保公平、公正。而對於那些難以公式化分配的專項財政資金的分配,應盡可能地公開和透明,從而保證資金分配的公平和公正。有些需要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資金的項目,應充分照顧欠發達地區,適當減少欠發達地區需要提供配套資金的比例。
參考文獻
[1]稅收與稅源問題研究課題組.規範區域橫向稅收分配,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J].研究報告,2007(12).
[2]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製度創新與區域協調研究”課題組.稅收與稅源背離的情況及其對區域協調發展的不利影響[J].發展研究,2011(01).
[3]靳萬軍,付廣軍.彙總納稅管理與區域稅收分配問題[J].稅務研究,2007(05).
[4]王道樹,黃運,王春成.美國州公司所得稅收入歸屬的經驗與借鑒[J].稅務研究,2007(05).
[5]林穎. 稅收競爭框架下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研究[J].財政經濟評論,2011(06).
[6]吳俊培,王寶順.我國省際間稅收競爭的實證研究[J].當代財經,2012(04).
[7]李濤,黃純純,周業安.稅收、稅收競爭與中國經濟增長[J].世界經濟,2011(04).
[8]楊楊,杜劍.我國區域稅負公平探析[J].稅務與經濟,2011(06).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北省教育廳思政處科研項目《湖北省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3g347。
作者簡介:餘萍(1978-),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財稅政策;李新(1970-),女,漢族,甘肅蘭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財政政策。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