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職院校績效管理體係分析
管理論壇
作者:李 佳
【摘要】在我國,高職教育經曆了快速發展階段,已經步入了內涵發展的階段。要在發展方麵取得突破,就必須實行先進的管理方式,績效管理體係的建設值得一試。
【關鍵詞】高職院校績效管理分析
高職院校想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必須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的好壞又取決於學校是否擁有競爭力強、學術水平高、技術過硬的師資隊伍,因為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了職業院校的競爭的核心力,擁有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增強高校實力的關鍵。隨著社會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的發展,對高校人力資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職院校要適應改革需要,就需要改革人事製度以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怎樣改變傳統的教師管理模式,改革教師管理的方法,科學、公正、合理地對他們的績效進行考評,找到提高教師素質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高職院校的教師是具有較高學曆,有素質、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文化群體,也是科研和科技創新和知識傳承的主體。要實現國富民強,就必須先做好對教師的引進、培養、考核和激勵工作,同時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準確的信息,做好師資隊伍的建設——這不僅是我國各大高校的責任,也是職業院校的責任。
一、我國高職院校績效管理現狀
現在很多高職院校的管理理念大多都是參考了其他行政機關的管理模式,主要原因是我國高校績效管理的曆史發展比較短。目前許多職高院校對教職工的績效管理遠遠滯後於時代的要求,離理想的狀況有著相當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一)績效管理體係理論不先進、體係不完整
很多高職院校績效管理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績效考核方案需要運用科學且最新研究的現代績效考核理論作為支撐。績效管理是一個可分割的體係,每一環節都會影響管理的效果。績效目標必須要有合理科學的績效計劃支持,否則,工作目標會偏離工作計劃;績效計劃需要績效實輔導與績效考核現實支撐,否則,計劃很難實現;及時有效的績效反饋與溝通對績效評估起關鍵作用,有利於學院職工的製定績效指標、進行考核和成績計算,讓學院職工更好地掌握工作的方向和績效改進的方向。因此,有效的績效管理計劃,紮實的績效理論,良好績效反饋與溝通,對績效管理有很好的效果。
(二)績效管理考核標準不科學
績效管理考核的重要原則是科學性和可行性,考核標準具有技術性在績效管理體係中占主導地位之一。目前,在管理考核標準設置上許多高職院校存在問題。一缺乏規範性的高職院校績效考核文件指導。考核指標的設計與高職院校教學、科研的實際不符,不能夠體現評價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特色指標與標準。二績效考核指標與定量指標不成正比,往往造成前者居多的後者少的情況。在我國高職院校的工作主要以腦力勞動為主,如果增加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勞動成果確實在量化方麵比較困難,但是相對多的高職院校進行考核時,仍然采納了很多定性指標作為考核的支撐,從而公正、公平、客觀的判斷教職工的工作能力及業績。三考核重點不突出。大多數院校的績效考核指標非常全麵,包絡教職工的各個方麵,這樣不僅不利於教職工的發展,反而導致教職工對工作的不滿。